多媒體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改變了過去手工業式的教學形式,大大加快了高效課堂的腳步,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被充分利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
多媒體教學語言課堂中學語文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因而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青睞,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課堂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有助于加快教學速度,有效擴展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也明顯增多,而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畢竟有限。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縮短教師的板書時間,擴展課堂容量,并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擴大學習容量,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例如,我在教授《狼》時,自主學習環節,學生從網絡上搜集有關狼的資料、圖片等,為了更好地結合背景學習課文,再從網上查找蒲松齡時代的社會現狀,從而更好地了解《聊齋志異》反應的是怎樣一種社會現實。上課時,各小組間互相交流,達到資源共享。這樣,老師在課堂上就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充分使用多媒體。除了上課的基本流程,我又從網上查閱了更多的資料,要讓同學們意識到,看問題要一分為二,雖然狼狡猾、兇殘,但狼也有優點,我向同學們展示了狼的十大處世哲學,學生受益匪淺。又進行了擴展閱讀,又設計了課堂鞏固自我檢測題。一堂課下來,學生既學到了書本知識,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和拓展,課堂有容量,知識有密度,學習有節奏,效果很好。
二、創設情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深厚的興趣。在教學中,老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自如,在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多媒體教學能向學生提供生動形象、色彩斑斕的畫面,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觀舞記》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了一段印度舞蹈,學生懷著好奇的心情,很快進入情境,加上老師的導入語,學生漸入佳境,幾乎每一張幻燈片上都有印度舞蹈家的圖片,真正讓學生領略到印度舞蹈飛動的美。可以說,整堂課下來學生始終情緒高漲。這樣用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呈現新知,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馬上就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節約了課堂時間
一個生動的形象或過程通過多媒體表現出來,勝過教師長時間空口無憑反復的解釋說明。另外,講課過程中需要插入某些資料時,原來要寫在黑板上再講解,而用多媒體只需點擊一下就可完成,并且字體的大小、背景、顏色等都可根據具體情形而變化,不用在黑板上寫個不停,不需再讓師生忍受粉筆末的污染?,F在,白板可以輕松解決一切煩惱,另外,白板的強大功能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這時,節省的課堂時間可以留下來充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師不再苦于時間不夠用。
四、可以運用圖象、聲音給學生試聽沖擊
例如,在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活動課中,如果讓學生介紹有關戲曲的知識,很少有同學帶著興趣去查找資料,我精心制作了有關戲曲的課件,從臉譜到地方戲再到國粹,學生都禁不住想跟著依依呀呀學兩句了。學生當堂學習了《天仙配》《誰說女子不如男》《說唱臉譜》,并現場表演。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了學生的特長,又更好地發揮了教學的德育和美育功能。多媒體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等特點,可以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情景,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把教學的德育和美育功能推向最高境界。
作為語文教師,我充分認識到了多媒體的運用對語文教學帶來的可喜變化,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多次運用多媒體來上課,在品嘗了多媒體帶來的甜美滋味的同時,也感覺到一些苦澀味道。以上許多方面都說明多媒體在教學方面帶給我們的便利,還有許多別的優點等著去探尋。那么是不是進行一次教育形式的改革,把傳統的教學形式拋棄,而趕網絡潮流——多媒體教學呢?并非如此,其實多媒體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是頂替不了傳統教學的。如果不科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一些問題:
1.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時也會無意扼殺課堂的生動性
表面上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實上,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使整個課堂只能按照教師事先設計的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每篇課文也是由教師分割成若干支離破碎的板塊作定式的學習,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課堂氣氛再也難見“百家爭鳴”的生動場面。有時為了達到預先設定的答案而導致師生之間缺少靈活變通,有時也會有意無意地妨礙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使教師產生惰性
這樣就沒有自己的創新思維,沒有自己的教學觀點了,從而也就助長了教師的惰性思想。是不利于教學的,是不能有所突破,不能在教學研究上取得什么成績的。這會削弱了教學功能和特點,尤其在語文方面,語文本來是語言文學,是靠語言來描述的。通過我們的語言對事物進行形象描繪,借以激起學生的情感。這才叫語文,才叫文學。如果全部用了多媒體,那語言的功能何在?語文的魅力又何在呢?那些語文教學專門用多媒體設備的人,肯定教不出語文水平好的學生。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一種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的方式。但也要明白用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讓語言占主導地位,對于一些山水風景人物的描繪,卻需要靠想象來豐富起來。
3.以電腦為中心
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誤,為了方便,就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幾乎也只是一個勁的點鼠標,而無需講解。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有的圖片及聲音沒有“打包”,一旦更換機器,講課時有的圖片顯示不出來,而只在屏幕上顯示一個大“×”號等。讓講課教師尷尬不已。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它只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
萬事不能十全十美,教學方式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真正步入課堂,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多媒體輔助教學只有真正被合理運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使老師們的每一節課都越上越精彩,老師的綜合素質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