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喜愛新鮮事物的中學生越來越多地把網絡語言帶到學習和生活中,這也極大地沖擊著中學語文的教學工作。面對這樣的現象,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語文教師應該找到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使用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中學語文教學影響措施一、前言
在當代的生活中,網絡無處不在。隨著互聯網的用戶越來越多,紛繁多彩的網絡語言也越來越多地從網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而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的中學生更容易將網絡語言帶入學習中,因此對當代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中學語文教師應對這一現象引起高度重視,并找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二、網絡語言的特點
網絡語言是在網絡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來的一種新興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特點迅速地贏得了廣大網友的喜愛,并被普遍接受,廣泛地使用。在形式上,網絡語言具有符號化、數字化、字母化的特點,如用:-)的符號表示開心的表情;用=口=的符號表示震驚的表情;用字母組合QAQ表示難過的表情;用555做“嗚嗚嗚”的諧音,表示難過;用88做英文單詞Bye-bye的諧音,表示再見;用詞語拼音開頭的兩個字母簡稱該詞,如BT(變態)、LZ(樓主)、HD(厚道)等。而在內容上,用全新的意義去或諧音詮釋另一個詞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如時下流行的杯具(悲劇)、恐龍(丑女)、表(不要)等;其次,網絡語言的語法也經常打破常規,經常漢字、數字、英文及簡寫混用,倒裝句出現頻繁;此外,網絡語言在表達上還具口語化、通俗化、時事化和事件化的特點。
總體而言,網絡語言所具有的口語化、簡潔化、不規范化、隨意化等特性,非常符合中學生的胃口,滿足他們展示個性、標新立異的心理追求,他們更愿意接受網絡語言,這也對給正常的、規范化的語文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三、網絡語言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影響
(一)對中學語文基礎教育的影響
我們在平時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強調在朗讀發音和書寫漢字的時候要標準化、規范化。但是,被中學生廣泛接受的網絡語言經常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來代替原字。如此一來,中學生就會把使用網絡語言的習慣帶到語文學習和日常說話交流中來,在書寫文字的時候經常錯字連篇,說話交流口齒不清。最糟糕的是,有些學生會認為這樣的錯誤是“時髦”“有個性”,不愿糾正錯誤,甚至還有學生會將網絡上某些不禮貌或不文明的用語帶到學習和交流中。
(二)對傳統閱讀方式的影響
閱讀書籍是最傳統的閱讀方式,在傳統閱讀的過程中強調的是精讀,也就是對書籍反復地朗讀、品味、咀嚼,并從中吸收精華的部分成為精神養料,達成讀寫的互動。然而,現在的中學生所喜歡的網絡語言強調的是簡潔,很少出現長的、復雜的句子,多以只有2到10個字的句子為主。而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長期耳濡目染就會出現閱讀障礙,只要碰到稍長的、復雜的句子就會感到難以閱讀,產生閱讀障礙。
(三)對傳統中學作文教學的影響
在傳統模式的中學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都會要求文章詞語貼切、句子表現力強、文章有感染力。但是,近期的調查表明,現在的中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使用網絡語言的現象非常普遍。現在很多中學生喜歡在寫作文時肆意加入網絡語言,過度口語化,甚至還有學生在中文中運用網絡小說式的敘述,常常詞不達意。中學生如果養成了長時間使用網絡語言的習慣,在運用正規語言的能力就會降低,這非常不利于語言的健康發展。
四、網絡語言對中學語文教學影響的針對措施
(一)加強規范化的基礎教育
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字、詞、句的規范化使用,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對網絡語言的濫用現象。加強正規漢字漢語知識的教育,教會學生必要的語體和語境知識,讓學生懂得語境如何制約語言使用。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課文里的文字魅力,讓學生對漢語的博大精深、凝練厚重有所體會,使學生對母語產生熱愛和尊敬,這樣學生才能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高漢語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學會甄別健康、有積極意義的網絡語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學生養成正確、規范、系統地使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
(二)通過閱讀經典名著提高閱讀水平
古今中外傳承下來的許多經典名著,都是文化精髓的積累和沉淀,具有極大的文學價值與思想價值。這些經典名著經受了眾多讀者和長時間的考驗,深深地影響了幾代甚至是幾十代人,并作為人類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傳承了下來。而經典名著眾多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語言都極具魅力和感染力,這些都是網絡語言和網絡文章所望塵莫及的。無論在哪個時代那些禁得起任何考驗的經典名著都是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詞匯積累的良師益友。學生可以在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中提高文章鑒賞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三)作文中倡導使用規范語言
當前,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將網絡語言當做不規范的語言,更不提倡使用。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果發現學生有用網絡語言進行寫作的現象,要及時加以糾正和教育,正面引導學生,給學生分析運用網絡語言的利害關系,讓學生了解使用正確、規范的語言進行寫作的重要性。作文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文字的運用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的考查,而網絡語言不但不能達到這些目的,而且還會使文章變得難以理解、不倫不類。語文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規范化的語言,通過辨別修改病句、擴寫仿寫語句等方法加強學生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指導學生加強規范詞語的積累,夯實規范化寫作的基礎。
五、結語
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網絡語言走入生活,被中學生廣泛接受并使用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中學生濫用網絡語言會對語文的基礎教育、傳統的閱讀方式和作文教學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加強規范化教育,提倡學生多閱讀經典名著,倡導學生在作文中使用正規的語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文字運用習慣。
參考文獻:
\\[1\\]莊婉嬋.網絡語言與語文教學\\[J\\].科海故事博覽#8226;科教創新,2010,5(11):59-76.
\\[2\\]趙嶸.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網絡語言\\[J\\].語文學刊,2012,10(9):23-34.
\\[3\\]蔣麗,張金帥,孟玉梅.寬嚴相濟應對網絡語言對語文教學的沖擊\\[J\\].文教資料,2010,1(0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