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初中生物學習方式一、前言
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與內容。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應努力為學生構建愉悅的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的主體參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寓抽象枯燥的知識于具體的事物與多樣的形式之中,能夠為學生營造開放輕松的教學氛圍,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在學習情感與學習動力,從而改變了學生的被動接受,實現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性轉變。
二、營造愉悅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前提與基礎。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才能不斷迸發出靈感與激情,整個學習過程才會是快樂而高效的,才能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初中生正處于認知的發展階段,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起枯燥的語言講述更加富有吸引力,更符合學生的特點,能夠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多媒體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展現教學信息,以生動直觀的畫面、形象具體的圖片、悠揚動聽的音樂、斑斕絢麗的色彩、動態精彩的視頻來呈現教學內容,寓抽象枯燥的知識于形象的事物、生動的情境中,所展現給學生的不是一段段枯燥的文字描述與語言講解,而是一幅幅直觀的畫面,實現了視覺與聽覺的結合,這樣更能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與積極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活躍狀態,能夠順利地實現注意力的轉移,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展開快樂學習。
如關于“生命的起源”一課,語言講解教學氛圍枯燥無味,無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不利于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調動中,學生只是在機械地配合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把知識強行塞給學生。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將這些靜止的文字教材轉換成圖片、圖像、音頻、視頻等學生所喜愛的事物與形式,這樣的教學氛圍更輕松、活躍,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在學生認真觀的基礎上再加上教師必要的語言解說,便可以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實現了學生主動學習與快樂學習的結合。
三、創設有效情境,誘發學生探究動機,讓學生主動探究
要讓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行為,就要改變以往枯燥的講解與機械的學習,為學生創設豐富而有效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與具體的表象結合起來,以此來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使學生對知識本身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究欲,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來,在探究過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實現被動接受為主動構建。這樣通過多媒體的形象展示,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學生通過讀圖、思考、分析、交流與總結,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實物建立聯系,展開主動的思考、積極的思維,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與獨立探究,學生成為真正的知識構建者,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牢固,運用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