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這一基本原理在初中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初中學生最難掌握的知識點之一。一直以來教師對如何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這一定理做了很多的探討。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順利進入到各地中小學校,如果我們能夠將多媒體技術與勾股定理巧妙的結合起來,將會對我們實踐教學起到更多的幫助。本文重點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通過有效地使用多媒體進行勾股定理實踐教學。
初中數學勾股定理教學創新在最新出版的《初中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多采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自己的課堂,使自己的課堂能夠通過多媒體的幫助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能夠在多媒體教學中循序漸進的接受學習內容、思考學習內容并運用教學內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多媒體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得到教育部的認可。下面以“勾股定理”這一傳統教學內容為例,探討如何在實踐教學中如何更靈活、更有效的使用多媒體技術。
一、通過多媒體例子切入勾股定理
切入點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面對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如何設計能讓學生更清晰的認識教學內容,教師如何設計能讓學生更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成為目前教師教學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各方面都在成長的階段,他們自身對待多媒體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利用學生對多媒體的好奇心來引入知識點,學生將會更加自然的進入到學習當中。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下面的一組視頻:“第一個視頻:依據中國鐵路乘坐法規定,乘客不能攜帶長度超過2米的物品,一次小剛手持一根2米2的竹竿上火車,乘警卻‘視而不見’,這是為什么?第二組視頻:小明家今天搬家,當搬到一個櫥柜時遇到麻煩了,櫥柜非常高,垂直抬進去肯定不可能進去,但是斜著抬能否抬進去呢?小明經過測量后很快得出答案,可以抬,經過實踐,順利將其抬入家中。”兩組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詢問大家:“大家有沒有發現視頻中和我們同齡的同學非常聰明啊,誰知道他們是運用了什么原理呢?其實不難,只要大家認真聽我今天講的內容,大家也可以很輕松的像他們一樣厲害。”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自然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于是就會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仔細和認真,從而牢固地將學習內容掌握住。
二、借助多媒體將抽象的勾股定理具象化
盡管目前在初中檢測學生學習優異的標準是以考試成績這一結果來判斷的,但實踐表明在初中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努力掌握并研究學習的相關技巧和方法,才能將一個好成績延續下去,而如果一個學生一直持有考試以“蒙混過關”的方式取得好成績的話是不現實的,即使有一次取得一個好結果,也不會持久下去,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培養。
勾股定理作為一個抽象的、靜止的理論知識,在教學中卻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有時它會和很多其它的知識點綜合起來,這對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是非常困難的。而要想讓學生有所突破,將這一原理具象化、形象化成為一個很好的辦法,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聲音、圖像、文字與數學計算公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將教學內容變得更為形象,從而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含義及具體應用,漸漸地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漸將這一原理的知識結構漸漸積累起來。比如,在講授勾股定理的證明這一重點環節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黑板上給大家演算計算過程,學生在下面用心聽講即可,這種教學方法相對比較枯燥,學生有時聽不懂也不敢提問。而當我們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完全可以把這種枯燥的驗算過程具象化,比如我們將課本上證明勾股定理的圖片事先準備好,然后用播放Flash的方式讓學生一步步的理解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學生對勾股定理的學習興趣。
三、通過多媒體技術實現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最近幾年中國教育提出來的一個新理念,它的宗旨在于將課堂完全還給學生,一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徹底改變過去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被動思想,讓學生在主動探討、積極學習、創新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教學內容,并能夠將教學內容更靈活地進行利用。初中學生本身對多媒體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多媒體來實現生本教育。
首先,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布置這樣一道題目:“一棵大樹在一次暴風雨后被吹成兩半,已知折斷的大樹底端與大樹樹根的舉例為30厘米,折斷的大樹高為40厘米,問這課大樹有多高。”隨后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大家看下這道題應該如何解答,被折斷的大樹與地面和樹干呈什么形狀,而要想求大樹的高度,我們首先應該獲取哪些信息?”“折斷大樹的長度”學生紛紛回答,“對那么如何求被折斷的大樹的長度呢?這需要運用到我們今天要學的原理。”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時可以利用教師分配給每個小組的電腦進行資料的查詢。當學生們一起學完勾股定理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將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題目通過網絡傳到每組的學生電腦中,每組學生根據電腦中題目的內容共同探討并嘗試進行解答,并將答案通過網絡傳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給予批閱,并對做得最快、最好的小組進行表揚。教師通過上面的方法可以將孩子對多媒體的好奇心完全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每個小組的同學通過電腦不僅可以掌握勾股定理,還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以達到靈活掌握和學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學生之間如何進行有效磋商,如何說服彼此,如何表達意見,如何做出讓步等等,這些技能在傳統課堂中難以學到。
四、總結
總之,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世界逐漸步入電子時代,電腦及其相關多媒體技術成為這一時代的代表,將它們合理地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中,能夠為學生還原一個異彩繽紛的具象世界,讓原本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具象,讓學生對數學充滿學習興趣。另外,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輕松的感受到學習之外的內容,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瀏覽所學內容的歷史概括,了解不同人對這一數學原理的認識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多媒體鍛煉自學能力,逐漸養成一種自我鉆研學習知識的能力。勾股定理這一知識點在初中數學中是一大重點和難點,學生能否熟練掌握并靈活應用將會對以后學習有極大的關系。勾股定理是一個幾何知識,學習這類知識必須在一個較為具象的環境中才能夠更加輕松,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講解這一原理,將更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以初中老師不妨可以多嘗試著使用新技術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曾喜萍.淺談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5,(1).
\\[2\\]陳秋劍.大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9,(8).
\\[3\\]韓冰.多媒體數學教學在課堂應用\\[J\\].民營科技,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