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的首要條件是要有內容可寫,如果沒有內容,就沒有辦法寫好作文了。往往是一篇作文題目明確下來,無數孩子抓耳撓腮。腹中空空,只好像擠牙膏一樣,想一句,寫一句,或者東抄一句,西摘一句,這樣是不能寫好作文的。
作文內容學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的首要條件是要有內容可寫,如果沒有內容,就沒有辦法寫好作文了。往往是一篇作文題目明確下來,無數孩子抓耳撓腮。腹中空空,只好像擠牙膏一樣,想一句,寫一句,或者東抄一句,西摘一句,這怎么能寫好作文呢?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老師急,家長更急,面對這些情況,先要好好分析,孩子為什么沒有內容可寫?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1)孩子們的生活太單調。他們除了上課、寫作業,沒有更多的生活內容。(2)孩子們不善于觀察外界事物,只喜歡圍坐在電視機、電腦桌前看動畫片,打游戲。(3)孩子還不懂的積累寫作內容。有時發生的事也曾給他們幼小的心靈以震撼,但當時沒有記錄下來,過去再去回憶,那時候的細節、心情、感受都淡忘了,甚至回憶不起來了。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從小抓起。
一、讓孩子從小多讀書,多講故事
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是伴隨著小紅帽、白雪公主、灰姑娘長大的,許多家長從書店買回一本本的故事書給孩子看,這是一種好現象,在家庭的作文輔導中,讀故事,講故事,寫故事是容易辦到的,家長可以選擇一天的某一時間聽孩子讀故事,允許孩子照著書講,即看了書上的某個故事復述;再要求改編講,即用自己的語言,語氣講出來,最后是創作講,即憑借自己的知識經歷虛構擴充出來的新故事。在訓練孩子口頭表達能力的時候,家長也要參與其中,及時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訂正,當然要多鼓勵孩子講,讓孩子成為家庭故事會的主角。
二、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
許多家長喜歡孩子無休止的學習,把伏案讀書的孩子認為是好的標志。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活動天地。家長應該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豐富、擴大孩子的生活內容,讓孩子在現實中親身體驗感受,留下較深的印象,為以后攝取作文內容打下基礎。
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的方法有很多。如帶孩子參觀工廠,超市,街道,鄉村,參觀動植物園,游樂場。參觀一輛車,一條船,一座建筑物等。凡是有條件可以參觀的,有內容可供參觀的地方,家長應列出一個計劃,利用節假日,帶孩子看一看,走一走,親身感受和體驗一下。沒有真實的經歷,沒有豐富的積累,沒有全部身心的玩的過程,是很難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來的。
三、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世界
有了經歷,不一定寫好作文,有的孩子游完了動物園,可提筆寫作文的時候,常常寫的不夠具體,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一切。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文章。”家長、老師要提倡孩子從觀察自己身邊的故事做起,自己學會積累作文材料。
1.定位觀察
找到觀察的對象明確自己要寫什么,例如寫小鬧鐘就可以定位觀察,確定觀察順序,可以從上到下,可以從下到上。這種觀察適用于寫動物、植物、靜物等。
2.移動觀察
比如寫人,可以從人的外貌,轉移為人的性格,人的品質。這樣從多角度觀察可以把人寫的豐滿。
四、教會孩子積累材料
一位文人曾說過:“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
1.創造機會,讓孩子有積累之源
不要把孩子安在寫字臺上,一篇篇的寫作文,要讓孩子有充足的作文材料,就應該給他們充足的作文材料,就應該給他們充分的活動天地,多和孩子聊天,讓孩子發現可以記錄下來的作文材料。
2.注重實效,讓孩子嘗到記錄的甜頭
新學期開始時,讓他把自己語文書上的作文題目,全部抄在本子上。然后,讓孩子從開學起就注重觀察與積累的作文材料,并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樣寫到某一具體作文時,只要翻開本子,就會有相應的作文材料。
博大的世界,有寫不盡的人,寫不盡的事,寫不盡的物,孩子沒內容可寫,說明孩子還沒有熟悉世界,熟悉生活,家長老師有責任帶領孩子去發揮,去取材,用他們手上的筆,去書寫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