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習慣的束縛,一些教師認為數學活動課重點就是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系統輔導,以獲取系統的數學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認為數學活動課就是搞一些智力競賽或數學游戲,熱熱鬧鬧就行,有的教師苦于找不到活動的素材或疲于為活動準備材料,對實踐活動課望而生畏,不愿開展,這充分反映了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在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活動課;開設;意義
現在的課程和以前相比,增加了“實踐活動課”的內容,可以看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的同時又應用于生活。教師如果采取經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確實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但是卻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上好實踐活動課呢?
一、小學數學活動課的特點
1、活動性。數學活動課,顧名思義,數學十活動。活動是形式,是數學內容的載體和實現目標的手段,也是區別課堂教學的主要特點。為此,必須擺脫課堂教學中慣用的教師講例題,學生練習題的模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解決問題。
2、滲透性。數學活動課必須體現數學的特點,注意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所謂滲透是指不作系統講授,不出或少出名詞術語,用較高的觀點,憑借生動、形象的直觀手段和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來反映近代數學的某些基本概念,并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和感染。
3、參與的自主性。數學活動課是為了適應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的,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愿望自愿參加。課上更應把學生推到活動的主體地位上。就是教師規定內容的數學活動課,也可以學生獨立或半獨立的活動為主。
4、組織的立體性。數學活動課的組織完全可以打破班級界限,建立主體網絡。活動課雖也是班級授課制,但它可以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差異編排,智商較高的學生參加校一級的數學活動課,中等的學生參加年級組的數學活動課,較差一些學生參加班級組織的活動課,從而使所有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參加某級的活動。
5、內容的豐富性。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可以超過課本,它不受大綱的局限,這樣決定了活動課有著豐富的內容。只要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提高,能力的發展,情的陶冶,均可以開展。
二、在數學活動課中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要上好小學數學活動課,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還必須選擇好活動內容及形式,做到精選內容、形式恰當。其中內容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應該說可選的內容較多,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具體內容的選擇上要因校、因時、因人、因地、因題而定。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形式也應根據設計活動課的目標、主題、特點不同而選擇適當的方法,筆者認為常見的活動課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現象探索課:對日常生活中蘊涵的數與形的現象,通過老師或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活動,探索其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的規律,建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方法,解釋或解決這一現象。它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提高有重要的幫助;②游藝活動課:這是以文藝和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數學活動課。通過文藝演出和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玩中樂、樂中學,可以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③實踐操作課:即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動手操作的活動課,指導學生制作學習用具或操作學習用具,進行實際測量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三、在動手操作中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在活動課教學過程中,要放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通過學生的動手、動腦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新的數學知識。例如:在一年級“拼拼想想”的活動課中,我先用6根小棒拼了兩個三角形,然后問:“能不能用5根小棒也拼兩個三角形呢?”學生通過拼拼想想,用5根小棒搭成了兩個三角形。我又問:“為什么可以節省1根小棒呢?”學生爭著回答:“因為兩個三角形合用了一根小棒。”我又要求學生試著用7根小棒拼3個角形。有的學生拼成了3個三角形。最后教師又問:“誰能用最少的小棒拼4個三角形?”有的學生用10根小棒拼成了4個三角形,還有的學生只用9根小棒就拼好了4個三角形。學生在拼拼想想的過程中逐漸悟出一個道理:凡合用一條公共邊可以少用一根小棒,合用兩條公共邊的就可以少用兩根小棒,合用的公共邊越多,用的小棒就越少,這樣讓學生在拼拼、想想、剪剪、畫畫、說說等活動中運用已有的知識,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發現規律。
四、讓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合作探究
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研究,得出研究結論,就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分工協作。這樣有利于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既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又能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協作;既給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一個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間;又給學生創造了合作交流的機會,是一種體現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有效學習形式。在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有觀摩別人的機會;有自己成功的機會,也有自己在大家面前失敗的時候;有頭頭道道說理的時候,也有推翻自己去承認別人的時候。當學生認為自己成功地解決某個問題時,他們便會盡可能地向其余的同學有條理地敘述和論證自己的方法和觀點,無疑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教師要上好小學數學活動課,就要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才會使得學生興趣倍增。教學實踐活動課時,學生才會主動聯系實際來學習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