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高中語文課改的不斷深入,要讓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發揮,這就需要教師想盡一切辦法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不拘泥于傳統,不束縛于形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本文探討了激發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策略
高效的教學方式應該廣泛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只有扛起高效性教學這桿旗幟,走在社會教育前沿,才能完成語文課堂的高效性教學,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
一、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應遵守的原則
1、個性化。在教育制度改革的環境中,高中語文教學需要將傳統教學中的束縛以及應試教育的特點進行打破,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教學中可以進行自我個性發展。教師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點等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保證學生在教學中可以全面發展。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不僅需要針對學生,還需要對教師自身進行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展現語文教學特色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民主化。在高中這個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在學習中非常需要得到教學的認同和鼓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在教學中體現民主,是學生知道教學和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態度,要以溫和的態度、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知識,讓學生在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用自己的教學行為影響學習,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知識,對自己的學習態度等進行規范。
3、培訓學生語言能力。高中語文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不同,高中語文教學主要是向學生傳授修辭手法、文字、語音、語法等方面的語言知識,重點是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行培養,所以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高效課堂也要遵守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學生的寫作、演講、朗讀等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行培養,語言運用能力是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一個重要途徑,有重要意義,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二、激發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的策略
1、利用先進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先進的教學手段走進了課堂,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靈活恰當地運用這些教學手段,是每一位老師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需要教師借助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設施,提高教學效率。像多媒體、互聯網這些技術,不僅使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新穎活潑,而且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容,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每一名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學習,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2、教學模式的“靈活化”。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傳統的教師主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被現代社會的學生接受。語文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創建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百花齊放的局面。當然,創新教學模式不是說教師不備課了,而是要備得更多、更透、更全面;也不是說教師不講課了,而是要講得精,講得深,講得豐富。在課堂教學中,固定地運用某一種刻板、僵化、統一的模式或某幾個簡單的步驟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根據每堂課的教學類型、教學內容、學生年齡、學生興趣等創設恰當的教學模式,使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節課都給學生以成功感、滿足感,從而以飽滿的熱情參加課堂活動,提高課堂質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解放學生的手,讓他們去做;解放學生的口,讓他們去說;解放學生的腦,讓他們去想”。讓學生去經歷知識發現和探究的全過程,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問題,去創新,去創造。在課堂中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互動學習等,以激活學生的創造靈性,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實現創造性學習。
3、營造文學藝術濃郁的課堂氛圍。語文與藝術是密不可分的,許多著名文學藝術家在語言的運用上都非常講求藝術性。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所營造的文學學習氛圍對學生所起到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莫言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離不開他深厚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文學內涵。所以,教師在講解課文時,不要先急著解釋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是先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讓學生自己體會到作者波瀾起伏的感情,體會文章中語言運用的獨到之處。同時,教師要盡量淡化“照貓畫虎”照搬教材枯燥內容的舊模式,從而真正提升學生文化基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4、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讓語文教學“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教育的中心是生活,結合生活經驗去教育學生,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為基礎,對教學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利用并提出創新的意識,通過創設各種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把課本上抽象的知識進行內化,逐步吸收理解。學生依托生活中的知識,來進行課堂教學中的知識的理解,通過教師的引導,抓住每一次小小的感動,反復品味、反復咀嚼,勢必會使語文課堂充滿激情,綻放出美麗的光芒。
總之,語文教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我國學校教育,所以需要進行改革。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想要實現高效課堂,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需要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善,才可以在教學中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張尊華.《確立大語文意識 創設大語文情景——開拓高中語文教學新思路》.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4)
[2] 鄭遠輝.《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課程教育研究,2013(16):50~51
[3] 尹釗東.《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策略》.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