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成為各個學校提升教育科研內涵的重要舉措。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強調增強學生 參與、合作、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我認為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把握以下幾點:
關鍵詞: 小學數學;信息技術;運用
現代信息技術以開放性、綜合性、及時性和高效性等優勢進入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使教育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成為各個學校提升教育科研內涵的重要舉措。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強調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我認為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把握以下幾點: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以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教師也就掌握了教學的第一把鑰匙。但興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而引起的,所以,在學生即將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創設新奇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動畫片等特別感興趣,可以把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將其中的問題編成簡短的小故事,做成小動畫片,把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有聲有色地提供給學生,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迅速受到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識學習之中。例如,教學“統計”,可創設這樣一個動畫和故事相結合的情境,老師先問:“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最喜歡看動畫片了。”老師接著問:“老師和你們一樣也喜歡看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好嗎?”這時學生的興致高漲了,老師出示“猴王吃餅干”的課件:孩子們都喜歡的猴王在神采飛揚的吃餅干,只見一個個三角形餅干、正方形餅干、圓形餅干不斷地往猴王嘴里掉。孩子們全神貫注的看著,特別感興趣。此時老師問“誰知道猴王吃了幾個三角形餅干、幾個正方形餅干、幾個圓形餅干呢?”孩子們齊聲說:“太快了,看不清再放一遍。”老師再放一遍后,問:“數清了嗎?”孩子們便說:“太亂了。”老師用商量的口氣問:“你們想一下,有什么辦法呢?”有的學生馬上說:“用紙邊看邊記。”這樣,學生在高度興奮、投入的狀態中過渡到了“統計”知識的教學。
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是激發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欲望,啟動認知的有力措施。
二、形象直觀地彰顯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科學,許多數學概念用語言文字難以表達,低年級小學生理解有限,學生難以理解,若選用實物圖演示理論的形成過程,學生就易于接受。比如教學“求和”、“求剩余”、應用題時,低年低級學生理解點數字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往往覺得比較抽象。教學中我先出示一張蘋果特寫圖,然后動畫演示分成兩半,讓學生明白一個蘋果去掉左半得右半,反之去掉右半得左半,通過動畫演示左半和右半合起來是一個蘋果,同學們很快懂得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掌握了“求知”、“求剩余”應用題的基本技巧。有了這個基礎,再結合一些習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們很快便能分析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和內在聯系,并準確回答。
三、利用電教手段,初步培養學生建構數學模型的能力
為培養學生發現數學、運用數學的能力,在低年級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建構數學模型。低年級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喜歡用實物作為數學模型,為引導他們學會用線段圖來表現數量關系,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教學,層層深入。第一層次:屏幕顯示應用題:大明種了13棵向日葵,小云種了6棵,大明比小云多種多少棵?要求學生畫出實物圖并列式計算。學生費了好大勁才畫好了兩排向日葵。(屏幕顯示兩排向日葵圖,閃爍多出的部分。)第二層次:針對剛才畫展實物圖太慢,讓大家討論能不能找出一種簡單的方法代替實物圖。有的同學提出用小棒代替實物圖,有的同學提出用畫圓的辦法代替。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想法,并要求他們用圓畫出示意圖。同學們感覺畫圓比畫實物方便多了。(屏幕顯示出用圓表示向日葵的示意圖,閃爍多出的部分。)第三層次:進一步提出新的問題如下:一年級同學種了38棵向日葵,二年級同學種了70棵,二年級比一年級多種多少棵?我進一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這么多的向日葵用圖表示太費時間,如果是更多的活,怎樣畫圖表示呢?從而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理解它們表達過的意思。通過實物圖、示意圖和線段圖的對比,學生明星感覺到線段圖的簡單、方便,他們在以后的解題時凡能畫線段圖的都先畫出線段圖,再列式的解答,從而培養了他們初步構建數學模型的能力。
四、把多媒體教學中的人機對話變為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人,課堂中的動態交流,不僅僅是知識的流動,還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憑借教材,依據教學目標,用情感啟發誘導學生,甚至用自己的聲音、語調等體態去感染學生,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自如地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深入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有了較好的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課堂學習的氛圍,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充分考慮到課件的交互性和主動性,要使課件既富有展示功能,又富有交流功能,不僅讓學生看到多媒體的教學材料,還應該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如可以請部分學生上黑板演算,或是借助展示臺展示一些學生的隨堂練習解答的過程,教師甚至還可以考慮讓學生上臺進行簡單的演示操作,而不能讓課堂教學中教師注意的僅僅是監視器屏幕上的圖像。
因此,我們應把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從當前的以演示型為主向互動型轉化,真正實現學生對自己知識的構建,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揮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