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一環。當前,在舉國上下齊心合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牢牢把握這一有利時機,以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理念為引領,建立健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新的形勢,必須從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迫性,把握其規律性,力求其創新性。做到與時俱進、求實創新。真正形成齊抓共管、全員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 思想工作;大學生;方法;探索;新時期
一、創造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熏陶作用。高校應當結合校園文明建設工作,下大力氣營造多層次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整體氛圍,建設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并開展適應大學生思想特點的豐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活動。這樣,通過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學習風氣和教育環境,營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創造一個全方位的教育環境,需要調動每一位教職工都來關心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校上下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大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同時,學校要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都來關心和關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新時期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進一步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學校還要高度重視學生家庭的作用,要鼓勵和號召學生的父母及家人經常性地關心子女在校的學習及思想表現,做到與學校保持聯系,共同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創造文明衛生的大學校園
近年來,因心理疾病修學的大學生比比皆是。目前產生大學生心理困擾的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主觀上是生理因素、情緒因素和人格因素,客觀上分析是由于學校、家庭及社會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積極普及心理學知識,聘請相關咨詢師,設置心理咨詢室,宣傳心理咨詢意義,將心理教育問題深入人心。積極幫助學生疏導心理矛盾,解決困難,正確評價自己,發現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增強自信心。當然,良好的校風對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學校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校風、學風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陽光自由、健康衛生的學習生活環境。而有效的開展一些社團活動,對促進學生之間的健康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也有著相當重要作用。
三、以學生為本明確方向
在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過程中,不容我們忽視的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不同學生對問題的認知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過程中“統籌兼顧”,做到不舍棄、不放棄。在對每一位學生有著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家庭環境、教育方式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方案,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當然,從全局考慮,最重要的還是要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全面為學生健康發展考慮。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以培養學生為首要重點,以促進其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相應的我們就擇業就業角度來說,就可以構建完善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以保證學生利益。還可以引導學生盡早了解市場經濟走向,拓展思路,建立健康的競爭意識與擇業就業觀。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大學生就業擇業觀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需要長時間教育、培養和積累的,因而針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是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大四面臨就業的階段,而是應該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時期教育的全過程,盡早讓他們明確目標,根據個人優勢,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弘揚健康向上的網絡風尚
把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設網絡文明,發展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一是認真研究探索,著力改革創新。創建常態化理論研究平臺“輔導員論壇”,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堅持每年暑期召開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工作研討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行研討、交流和總結、表彰,切實把理論成果轉化為工作創新的實踐指南。二是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網絡文化主題活動,發揮其正面教育引導作用。堅持每年開展網絡文化節活動,組織舉行“倡導社會公德,建設綠色網絡”學生簽名活動、博客征文大賽、創意DV大賽、網絡安全周、網絡知識競賽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弘揚網絡道德,倡導網絡文明。三是堅持高品位、高格調,切實抓好校園網絡建設。以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校園正氣為宗旨,不斷完善校園網絡建設,建成校園二級門戶網站近百個,每年組織開展校園二級門戶網站建設評比活動,對優秀二級門戶網站進行表彰獎勵。加強校園數字資源網、賢林講壇、博士論壇等應用和學術網站建設,努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綠色的校園網絡環境。四是加強網絡管理和校園周邊網吧治理。加強學生的思想引導,及時刪除網絡不良信息,教育大學生自覺抵御網上有害信息侵蝕,發揮網絡在構建和諧文明校園中的作用。同時,主動加強與地方文化、公安部門的聯系,加強校園周邊網吧整治,防止廣大青年學生沉迷網絡,受不良網絡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