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繁鎖的,作為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更是顯得憂心,壓力很大。面對社會、面對學校、面對家長、面對孩子,問題很多。而要讓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快樂,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尋找快樂的足跡,總結工作中的成就!
關鍵詞: 繁鎖;尋找;快樂;足跡;總結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這樣一種境界:在我的班級里,每一名孩子在明媚的陽光下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自我,感受成功!作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深愛這樣一份工作。一個人,只有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他眼中的一切才會充滿情趣。同樣,你只有堅信工作是神圣的,才能時刻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雖然,班主任工作繁瑣而勞累,但如果我始終以滿腔的熱忱面對新一天的開始,那么你就會感到輕松與喜悅。學生從我們的臉上,看到的是充滿信心與希望的陽光。我要把自己的快樂情緒帶給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快樂影響每一位學生。放飛夢想的翅膀,尋找快樂的足跡。
一、身體力行做示范
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1]學生對教師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接受和承認教師的權威。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能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時時檢點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做到穿著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從容。平時,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學生。為了爭創校園文明班級,我和學生一起努力,要求學生在勞動中積極肯干,我從不在一旁指手畫腳,袖手旁觀,而是卷起袖子和學生一起干。地上臟了,彎下腰來認真地掃一掃、拖一拖;學生嘔吐了,率先拿起簸箕清掃贓物……漸漸地,主動維護班級衛生的同學多起來了,關心集體的同學多了,樂于幫助他人的同學多了……此時無聲勝有聲,我用我的行動感染、示范、教育學生,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班主任的行動是給學生最好的示范,學生會以班主任為榜樣對照和激勵自己,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千萬要“慎行”!
二、成為學生的仰慕者
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當他們即將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中時,他們也是有一定的觀測能力和判斷能力的,他們能否喜歡上你這位班主任?能否主動聽班主任的話?往往他們的喜歡與討厭會影響到我們的諸多方面的工作,那么我們一定在這方面要下一定的功夫。首先,我們要有讓學生值得稱贊的地方:如我們的粉筆字一定要寫得漂亮!我們的簡筆畫盡量練得很逼真!我們的歌要唱得動聽些!普通話要盡量說得標準些!在一種不經意間,讓學生仰慕你,慢慢地與我們成為真正的朋友。
三、常規教育要反復強化訓練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剛入校的低年級學生,他們的隨意性特別強,不會聽上課鈴聲,在外面玩得不知所以。這要在班主任老師的不斷強化訓練之后,他們會慢慢懂得現在不一樣了,已經是小學生了。有了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課前的準備工作訓練也是必須的,要求學生在上下一節課之前要把書放在課桌的左上角,文具盒、作業本放在書本上。剛開始,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每節課前提醒一下或是進行抽查,慢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升旗儀式時要教會學生必須嚴肅、不要笑、不講話、立正、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午餐時,要求先洗好手,再去有秩序地排隊打飯,為了不讓學生打飯時沖撞,要求打飯前從后門出去,打完飯之后從前門進教室,在自己的位置安靜、文明就餐,就餐時要求不偏食,盡量做到“光盤”,吃完飯再把餐盤輕輕地放回指定位置。課間操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怎樣去做,我反復地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知道,他們已經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越來越好,老師也覺得越來越輕松。
四、做一個洞察力強的班主任,注重個體差異
新課標提出“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也要注意個體差異”[2],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特殊學生的變化。剛入校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對他們進行觀察,了解一下他們的品性,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我接手的新的一年級時,我一下課就有意地到學生玩耍的區域去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么?我發現我們班的張曉他很特別,他在學校里沒有朋友,常常一個人玩。有一次,我發現他又一個人在草坪上,圍著一棵樹轉了一圈又一圈,我把他叫了過來,想和他聊天。當時我問他:“張曉,你在干什么呀?”他一直低著頭不說話,在我耐心的引導之下,他終于開口了,他告訴我他在鍛煉身體!后來我還發現,上課時,他偶爾開小差,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傻笑。有時一個令他感興趣的話題,他也許會舉手,但是一旦他答錯了,他會低頭鼓起腮幫子開始生悶氣。后來我還發現,他在跳繩時只要是跳不過,他會馬上變臉,沖到操場邊的墻腳鼓腮幫子去了。有同學惹了他生氣,他會張嘴咬同學的手或鼻子。有時老師批評他了,他不吃飯,心胸狹隘,學習成績也不好。我發現這孩子特別古怪之后,就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系,面對面的溝通,向家長匯報他在學校的一些不良表現,并了解他在家里的情況。原來,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為了生活,不得不把他一人放在家中一個人玩。長時間如此,這孩子變得就很孤僻了。找到問題根源所在,我常找機會與他聊天,去發現他身上的優點,多鼓勵他,還告訴他生氣的壞處。我把他的情況向科任老師們一一介紹,并請他們多多關注他,有任何情況與我交流。我又把他的情況向德育處匯報,與家長商量,讓孩子在校進行心理咨詢。經過兩年的心理咨詢,在每位科任老師的積極配合下,張曉變得開朗了,上課回答題也不愛生氣了,學習成績也上升了,家長也開心了。班主任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就在這些小事中,架設了我們和孩子之間愛的橋梁。我們更需要班主任課老師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我認為班主任要確確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是需要班主任的更多耐心的。我相信,只要一直努力地去做,用心地去聽,就可以傾聽到學生心中最真的聲音,就可以把班主任這份工作做好,讓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讓他們的未來充滿無盡的希望和歡樂……
參考文獻
[1] 《人是教育的對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2] 《新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