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本節課教與學的基本認識
1、教學內容分析?!豆识嫉那铩肥侨嗣窠逃霭嫔绫匦薅谝粏卧诙慕虒W內容,它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在那個時代,社會風云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
2、教學三維目標的確定。知識與能力: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語言鑒賞能力、文字運用能力;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美讀、涵詠散文的能力。把握“感時生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社會變革中,知識分子的苦悶、抑郁,珍惜現在的美好的時光,熱愛生活。
3、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整體感知作者扣住文眼,從三個方面描寫景物并贊美故都的秋,進一步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導學生帶著美好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的深層內涵和感受作品蘊含的人文精神。
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1、教學設計說明。美學大師朱光潛指出:“讀有讀的道理,就是從字句抓住聲音節奏,從聲音節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氣勢或神韻”。因此,我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為主線,輔以七種教學方法,穿插多媒體教學手段,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