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指導。而教師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難點、關鍵處,精心設計,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途徑。本文探討了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創新意識;小學;數學教育;重要性;策略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以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指導,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并對學生的學習做出恰當的評價,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相信通過我們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一、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位著名的數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數學天才。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的天資雖然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是富有潛力的未來人才,是振興國家的希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的宗旨就是教書育人,將學生們培養成才。如今,學校的數學教育多向應試教育看齊,忽略對學生數學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所制約。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勢在必行。只有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創新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由探索數學世界的神秘,自主思考,創新方法,大膽實踐,從“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自主創新式”的學習,讓學生們更好地獲取數學知識,提高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
1、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還在學生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而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共同參與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積極的發揮自身的智慧來很好的解決在生活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2、鼓勵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大膽聯想。創新是思維發展的源泉。在數學問題的解決上,大膽的想象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面對那些較難的數學問題與情境,在思路不暢通的情況下,便可以考慮大膽地發揮想象力。著名數學家說過:在你證明一個數學定理之前,你必須猜想到這個定理內涵。在你完全做出詳細證明之前,你必須猜想證明的主導思想。所以說,大膽的想象、讓思維信馬由韁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大重要工具。例如,在跟學生進行數字游戲“誰能被3整除”時,教師給出起始數字3,接下來由學生向下接龍,6、9、12、15、18、21……說到一定的數字后教師開始詢問這些被三整除的數字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這時就應該由學生進行大膽的關系聯想,觀察能被3整除的數字,利用相加相減等等方法,經過大膽的想象,終于發現這些數字的共同特點就是所有位數的數字加起來是3的倍數。
3、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相互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是一種集體活動。所以讓學生集體學習、相互合作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育界對學生的合作學習也一直很重視。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也曾說:小孩最好的老師是前進的小孩。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之間互幫互助和相互促進的過程。數學教學應該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集體活動,也就是各個成員的討論和交流活動。集體組織一旦建立就能為師生和生生提供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如果教師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就能有效地突出“同伴教學”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展現。同時,學生也只有通過積極的自主探索,集體的合作與交流和老師的激發和引導才能使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吸收、重復做題的過程轉變到以學生自己的知識為基礎通過集體成員的相互探討和啟發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在合作中學習和探索。
4、加強操作實踐的應用。兒童心理學研究標明:思維始于動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畫、擺和拼等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將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使自己創新思維的結果物質化,不流于形式。因此,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目睹自己創造成果,體驗創造的樂趣,進而有效地提高求知欲望,增強其創新能力。如在進行“長方形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下課桌桌面的長度與寬度,或者動手剪一個規定長與寬的長方形等等,讓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充分了解數學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有效促進小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
5、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積極的評價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還能夠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因此,我們教師應多用積極性、鼓勵性的評價,不應總是打擊、責罵學生。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哪怕是學生在學習中一點點小的進步。在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并加以鼓勵和表揚,激勵學生繼續運用自己的智慧在學習過程中用于創新。積極的評價方式不僅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保證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
總而言之,小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培養過程。我們在平時教學時,只要結合教學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鼓勵學生大膽地探索,積極地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被動機械模仿”學習過程轉為“主動提高創新”這一過程,就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地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西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考試周刊,2012(90)
[2] 唐進瓊.《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教育研究,2013(24)
[3] 格日卓瑪.《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市家教,2013(9)
[4] 賈振通.《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周刊,2011(09)
[5] 楊秀美.《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智,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