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若想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就必須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傳統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和平、民主的學習環境中,輕松快樂地學習,提高學生素質。本文探討了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學習興趣;策略
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我們要有長遠的準備,要將學生興趣的激發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將之與全新的教育形勢、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結合起來,從各個方面入手,為學生打造一個不一樣的課堂,讓學生看到數學的魅力、學習的樂趣,真正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讓學生在學數學中享受美
實際上,數學也有很強的美感,如數學學科本身結構具有內在美,數與形特征具有外在美,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獨特奇異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作用美等等。作為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習情感。如黃金分割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揭示舞臺上報幕員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帶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黃金分割用于優選法及建筑、繪畫、舞臺藝術設計等各種實際應用等,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黃金分割的形態美及其應用價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要引導學生審視數學之美,要注意揭示和挖掘數學美的特征,讓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鑒賞和感受數學美,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性思維,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
設計情境已引起普遍重視,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設計課堂時都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兒童化,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謂“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逐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要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巧妙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以身作則,有的時候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那種“愛”,自己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負責精神以及教師對教學高度的責任敢和強烈的事業心,教師的淵博知識,教師的教學藝術修養等,都無時無刻在影響著學生。數學知識雖說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我們廣大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換取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有的時候好多學生喜歡學習數學往往是喜歡數學的任課老師。教師教學的好壞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很大。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建立一個平等互助的課堂,把學生看作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共同去探索未知的數學知識。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個體,他們由于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要多給予他們幫助。每一位學生內心都有自己的理想,要激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實現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較強,我們廣大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批評要恰當,要引導學生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獨立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去處理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獨立完成解題的意識。對于中差生,教師則應以慈母之心,教師之嚴,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他們從處理簡單的問題中增強自信,從陸續出現的成功中培養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揚和贊許是學生克服困難的動力和產生求知興趣的源泉。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好奇心和好勝心,我們廣大教師要掌握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不妨多給學生一些表揚,特別是那些差生,教師要通過表揚去激勵他們更好地去學習,給他們制定一個短期的目標,讓他們有目的地去學習,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快樂。這樣,一點一點的進步和提高都可以讓他們的內心得到滿足感和喜悅感。數學學習的興趣就是這樣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四、注重語言的趣味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教師風趣的語言和靈活的教學方法,都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如“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可以采用“引導發現法”進行教學。首先向學生發放練習紙和硬紙條,讓學生在練習紙上任意畫一條直線,并用刻度尺測量直線被橫格線所截線段的長度。然后提問“上述實驗等分的理由是什么?通過剛才的實踐及所說明的理由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們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引出平行線等分線段的定理。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感性認識發展為理性認識,避免了平鋪直敘,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有效培養。
五、加強動手實踐,進行探索和交流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教師要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探索和發現,讓學生學會自己掌握知識的能力。然后,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分享自己的發現和見解,進行討論、爭辯并最終達成共識。這種以學生自己發現為主的教學方式,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進步,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這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生間交流合作、團結互助的意識,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在課堂中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段,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尹興華.《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
學生的興趣》.當代教育論壇,2011(12)
[2] 張鐵龍.《初中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
養》.現代閱讀,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