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困擾著老師及學生。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的問題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建議及對策
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才能跟上新課標的要求,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建設高中語文課程,應繼續堅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由此可見,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是有效地實施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必然要求,對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未能落實教學改革。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但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還停留在原地,繼續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上主要是灌輸知識,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還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不在意學生能力的發展,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應付考試。另外,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就是使用新教材去教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時還套用舊的教學目標,對新教材的研讀不夠深入,沒有建立以新教材來推動新課程實施的目標。
2、教學中多媒體使用不當。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代科技應用于教學的一種體現,對傳統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給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有的學校則大力提倡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依賴于多媒體開展教學,幾乎在每節課上都使用多媒體,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就無法進行教學活動。另外,高中語文中有的課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在更多的時候多媒體教學以大眾化通俗的課件來取代學生個性化的、獨特的文本閱讀,為語文教學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比如,詩歌與文言文教學,一個注重朗讀,一個注重理解,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補充一些背景資料,但是如果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會使學生淡化對文本的理解,降低教學效果,這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符。
3、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不好?,F階段,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還存在著許多弊端。不少學生升入高中后,總覺得高中語文知識面寬,綜合性強,容量大,難度大,與初中階段相比有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語文成績很好的學生,進入高中后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其原因在于目前初高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評價體系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和有序性,而是存在著許多“斷層”,這就恰恰給高中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4、語文選修課程方面存在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校還不具備選修課程開發的條件。一些學校開設的選修課程是根據教育部門規定科目開設的,是根據高考大綱來確定的。這就形成了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教師為了應付高考,只能把選修課當成必修課來上。
三、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應采取的對策
1、提高教師素質。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一些教師思想僵化,不能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內涵,這就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轉變教學觀念,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教師深入領悟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掌握新課程理念的內涵,這樣才能緊跟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2、有效的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是對學習者應達到行為狀態詳細而具體的描述。它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對教學過程具有指導和定向作用,并為教學評價提供標準和依據。語文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定位上趨于全面性:既重視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培養;既發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又努力發展其個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3、處理好活躍的課堂氣氛。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創設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應用語文知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新課程理念要求建立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關系,探索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情感教育,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教師教學的態度和藹可親、富有幽默,才能更好的被學生接受理解,學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才會敢于和勇于發表見解,自由的想象和創造,從而愉快地、熱情地吸收知識,發展能力。
4、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高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初高中課程標準、教材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找準銜接點,加強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聯系,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語文學習。高中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及時“溫故”?!皽毓省蹦芸s短初高中過渡的不適應期;高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初高中的語文課標和教材,明確兩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初中語文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識記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養,而高中語文是在此基礎上主要培養學生應用、審美和探究的能力。另外,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識到多媒體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為了顯示氣氛而使用多媒體,不能忽略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解讀文本、借助文本,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要跟上新課標的發展要求,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抓住教學目標和方向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