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化學教學中興趣教學的應用,目的是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引導他們不斷加強對化學學科的研究,同時保證教學質量。本文探討了初中化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化學;課堂;學習興趣;策略
激發興趣,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源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得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是教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因此在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其有強烈的學習及創新的欲望,能持之以恒地、高效地學習化學。
一、充分利用實驗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實驗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大量形象、直觀的實驗現象與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出規律性的知識。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老師覺得做實驗既費時又費力,所以干脆忽略操作實驗,改為照著課本講實驗。這樣使得學生失去了動手操作、仔細觀察、進行歸納與總結的機會,使學生認為化學枯燥難學,這也是學生不愛學化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于實驗我們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要以實驗為契機激起學生對化學學習濃厚的興趣。一方面要加強教師演示實驗。以鮮明的實驗現象來引起學生的關注,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實驗操作。初中生有著較強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親自動手來進行實驗,尤其是設計一些探究性實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驗的設計、操作中來,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化學實驗,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以有趣的實驗來激發學生參與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做中求知,在做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真正愛上學習。
二、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穩定學習興趣
雖然化學實驗生動有趣,但化學原理和計算卻顯得枯燥乏味。為了鞏固化學實驗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采用新穎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奮感和愉快感,而且在這種氣氛下學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采取諸如自主學習法、質疑答疑法、對比論證法、實驗探究法、對抗賽法、聽題判斷法和化學游戲法等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對抗賽法為例,每章結束或臨近期中期末考試復習,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復習變得生動活潑。再如,化學游戲法。初中階段,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的書寫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突破難點,除了課堂上注意講解記憶方法,反復練習以外,采取游戲法,可使學生在娛樂中掌握知識,突破難點。游戲方法很多,例如,采取擊鼓傳紙片拼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隨著時快、時慢咚咚的鼓聲,學生手中的紙片依次相傳,鼓聲驟停,接到紙片的學生打開紙片迅速閱讀有關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和化合價,在兩分鐘之內把所有的能拼寫的化學式及其名稱書寫在黑板上全對為勝;寫錯了,表演一個小節目。學生對比賽游戲很感興趣,課下積極準備,同學間互相提問,通過游戲,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化學式的書寫方法。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巧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教學時,給學生演示了一個小魔術:上課前我用酚酞試液在一張白紙上寫上“化學魔術”四個大字,然后晾干,上課時我在白紙上噴“水”,紙上立即出現“化學魔術”四個紅色大字,學生非常興奮,然后我在該紙上又噴另一種“水”,紙上的字又消失了,學生被化學魔術征服了。然后,我因勢利導,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①紙上的字是用什么書寫的?②第一次噴的液體是什么?為什么會變紅色?③第二次噴的液體是什么?為什么紅色會褪去?引導學生在“問題——質疑——問題”中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剛開始同學們學習化學時,會對奇妙的化學世界產生無限的遐想,興趣也很濃,但一講到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學生的興趣就漸漸消失了,此時,我就利用多媒體的游戲、動畫,并配上適當的激勵語言,讓學生選擇正確的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如果學生選錯了,電腦里就說:“沒關系,再來一個”,反之就說:“你真棒或你真聰明”,還比如我講碳的單質這一節課時,我用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引入,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瓊斯胸前的鉆石——“海洋之星”。這樣學生從枯燥的化學方程式中重新擺脫出來,學習化學的興趣又重新被激活了。
五、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語言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基本工具,形象、生動的語言能深深的打動學生,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飽和溶液,就像一個人吃飽飯一樣,當然,吃飽飯的人,不一定吃的很多,比如飯量小的兒童,雖然吃飽了,但吃的不多。因此,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的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代表就是稀的溶液。教師形象、生動的比喻,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不僅要形象、生動、風趣,還要用語精準,注意科學性,從而便于學生對化學概念、原理的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互相聯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能夠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 王曉波.《初中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一些探索》.新課程學習(上),2013(1):61
[2] 周康林.《淺析培養初中學生的化學興趣》.新課程(上),2013(4):118
[3] 林靜.《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方法探究》. 新課程(中學),2012(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