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漢字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習者能夠掌握、了解并且能夠靈活的運用漢字。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漢字符號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主要對在認識對外漢字符號體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析,具體分析如下文所示。
關鍵詞: 漢字研究;漢字教學;漢字符號
一、前言
現階段教育者主要面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教育者本身對于漢字符號體系的認識不足。對于一些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漢字符號問題,怎樣擇善而從與辨章源流是現階段漢字研究的重點。從學者對于形聲化兩種不同的意見分析就能夠看出觀察到角度和研究的方法對結論產生的影響,而在認識漢字符號體系過程中,認識其約定俗成的本質,能夠在漢字認知過程中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怎樣引導學生對漢字的符號體系全面的了解,一般來說,認識漢字的符號體系與漢字的教學活動依據主要是相關的文學著作與文字材料,但是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與主張,這也讓相關的研究者感到困惑。
二、漢字符號的特征
約定俗成是語言文字一個極其關鍵的特征,文字的出現要遠遠晚于語言的出現,因此事物最開始的稱謂是語音形式,而且名字稱謂和事物本身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必然的,并且早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是漢字是語言的書面載體這個特征常常被忽略,在漢字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其忽略表現主要是在對漢字的認知方法和設計方面中,漢字認知方法有合成與分解,合成就是漢字從部分到整體,分解就是漢字從整體到部分。深入其本質來看,這兩種認知的方式也主要源自約定俗成的本質,而合成方法則忽略了約定俗成的兩個方面,一是忽略了詞庫與字庫,這兩者是最能夠反應出約定俗成的,對這兩者的忽略,就意味無法客觀的對漢字符號體系有深刻的認識,并對漢字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二是漢字與詞語的創造,能夠被約定俗成認可,就表示可以被應用,相反則不能被應用。由此可知,詞庫與字庫就是一種以約定俗成作為標桿被使用的詞語與漢字總稱,一般我們說的漢語中沒有這個詞或字,那么這個詞或字就不在約定俗成的范圍內[1]。
在漢字的實際教學實踐當中,教學設計要以漢字的認識與掌握的程度作為基礎,而對于漢字符號當中詞庫與字庫的認識與關注的程度,會給教師對學生認識漢字方式的指導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在部件教學獲得廣泛認可的基礎上,對部件教學的方案,同樣面臨著兩種不同方案存在的問題。第一種方案簡的來說就是由上及下,也就是在認知的整字之后再對漢字的結構進行分解,實施部件教學,接著再回歸到整字中,并采取同類聯系,前者是學習漢字的必然途徑,而后者則對漢字的符號體系的系統理解有促進作用;第二種方案則是由下及上,也就是先認識到漢字的部件,接著再到整字的認知,由于初學者還沒有建立字庫,因此第二種方案并不能幫助其對已掌握的漢字有明確的認知與辨別能力。從漢字結構與字詞間存在的關系來看,語義上的任意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漢字構形與形義之間存在的關系包含任意性與規律性。按照由下及上的方案在對漢字認知過程中就會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由部件至整字認知的過程中記憶并了解這些漢字的結構;另外一個就是在漢字表面的漢語到其語義認知的過程。而第一中方案并不具有這些難題,其主要是先對整字認識,對漢字與詞語之間的約定俗成關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開始對漢字進行分解,從而對漢字的部件和整字之間關系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接著再回到整字的認知中,通過一段時間學習之后,在掌握了一定數量漢字基礎上,給漢字按音義標準分類并聯系起來,能夠改善學習者對于漢字無體系的初識,幫助其提高記憶,形成整體的漢字符號認知。
三、在漢字的認知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些對漢字的研究資料中,常常會發現用同樣的事物來當做研究的對象,可能得出的結論就會完全相反,較為典型的就是對形聲優勢的認識。而形聲優勢指的是在全部漢字當中,形聲字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形聲優勢的形成最晚是在戰國末期,而對于這個事實的結論存在許多異議,有認為形聲字的比重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漢字表音成分增加形成的,有認為主張這樣的趨勢出現是抑制漢字的傾向記音化的結果。這兩種觀點在形成形聲優勢與其存在的觀點一直,主要的分歧是其來源,前者認為形聲優勢中形聲字的來源主要是在現有的表意字中添加音符;后者則認為形聲字是在假借字上添加音符,而要判斷出哪一個觀點與歷史事實更加相符,就要對兩者理論依據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比較,得出的結論為,后者觀點與歷史事實更符合[2]。
四、漢字的符號體系和漢字的讀音認知
現階段在對外漢語教學的總體設計中,并沒有對漢字的讀音認識以其應有的作用進行有效的安排,輕視音符重視意符的現象依然存在,而從研究到教學,也沒有在漢字符號體系總體面貌中著眼,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通常只有零星單字中的聲旁字表音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漢字的本身具有的表音復雜性所引起的困難,也是在教學中教學方法存在的失誤。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本身知識結構的不足對學習漢字讀音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漢字本身具有復雜性,體系龐大,很難把每一個漢字都詳細得講解[3]。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外漢語教學和普通漢字教學具有本質性區別,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基本把握漢字的符號體系的認識,并在這個基礎上掌握與運用漢字,從而達到漢字教學的目的與認識漢字符號體系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曹婧一.《漢字的構型分析與對外漢字教學策略》.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3(01):6~57
[2] 王曉霞等.《跨國教育傳播中的對外漢字教學》.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01):114~115
[3] 洪飏等.《關于對外漢字教學課程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4(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