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的口語技能對教學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教師口語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存在問題,根據所存在的問題,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促進教師口語技能的形成,為教師口語技能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依據。
關鍵詞: 教師口語;口語技能;措施
一、教師口語技能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語言本身的問題。由于師范類教師口語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的教師口語水平未達到合格線,總而言之,就學生本身而言還存在語音不正、學生對口語技能不重視及心里素質較差等問題。語音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偏遠地區學生由于受方言的影響,從小的普通話水平普遍較低,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是用方言交流,如前后鼻音不分、平翹舌不分等問題,而且還會時常夾雜方言。另一方面,師范類學生對口語技能的重視度并不高,認為口語是人本來就具備的能力,并不需要系統化的學習,也有一些學生雖然選擇了教師專業,但是并不想從事教師工作。因此在學習教師口語課程時缺乏積極主動性。此外,師范類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差異,有一些學生的心理素質較低,不敢正視自身口語存在的缺陷,如普通話不標準等,以致于學生在日常及生活中用普通話溝通較少,只是學習了理論知識,而教師口語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實踐訓練。
2、教師口語課程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就我國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而言,每一所高校會從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種綜合性評價標準以評定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主要以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為主體,同時以專家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另一種主要以學生的主觀評價為主體,同時以專家的課堂教學評價作為輔助。然而隨著現代化社會的帶來,現代教學手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先進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原有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模式己不適應課程的改革要求[1]。很多高校都是將教學評價安排的學期末,時間上面具有固定性,以致于教師在接受課程評價前與學生打好招呼,甚至通過討好學生掩蓋了前期的工作缺陷。一些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屬于被迫參與,其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并不高,而且過于重視學生的評價而忽視了教師的自我評價。
3、教師口語考核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教師口語課程的實踐性較強,與其它理論課程相比,教師口語考核具有明顯的特殊性,而目前我國關于教師口語考核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從考核內容方面看,過于單一,考核題目很多與課程教材題目一致,容易讓學生通過死記濫背通過考核,這種考核形式所取得的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真實口語技能,使得教師口語考核失去一定的可信度及有效性。其次,由于教師口語課程屬于技能課,但是班級人數過多,影響了教學效果。此外,從教學進度來說,由于課程的總課時有所限制,口語測試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個課時,每個學生的考核時間并不多,有時候會出現學生未來得及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還未呈現自己的真實水平就結束看考核,難以真實地反映學生口語知識能力水平。
二、教師口語技能形成的對策與思考
1、加強日常口語訓練。要想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師口語課程評價體系,首先應該充分認識教師口語技能的重要性,教師口語作為教師必備的職業技能,是一門必修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摸索教師口語技能的訓練方法,對其教學的內在規律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使學生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其教學口語技能。
普通話訓練是教師口語技能得以提高的基礎,在訓練并糾正學生普通話發音的同時,重點對一般口語交際及教師職業口語進行訓練,教師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訓練為主,注重理論指導的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日常工作中注重對師范生口語考核[2]。將平時訓練與考核相結合,使學生加強對口語技能的訓練,通過日常考核充分把握學生的練習情況。同時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進行有組織、有目的訓練,將各組檢查的訓練結果作為平日考核成績。
2、建立科學合理的終結性評價體系。學生的口語技能考核是教師口語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定,成績考核可以采取口試與筆試相結合,在口試方面應編制并加強試題庫的建設;筆試方面可以采用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的方式,考試內容和題型應充分結合實際,考題應注重實踐性,重點考核學生的主觀應對與實際操作能力[3]。在教師口語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根據口語技能訓練的特點,建立平時分散考核和期末集中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機制,突出口語實踐考核,以科學有效的考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以考核結果反映教學的成果,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師口語技能的形成。
終結性考核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查的一項工作,一般放在學期末進行,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普通話水平檢測、一般口語交際能力測試及教師職業口語技能測試,其分值比例為3:2:5。普通話水平測試主要對學生運用普通話能力進行評定,而不是對普通話系統知識的考核;一般口語交際能力測試主要以《教師口語》課程標準作為依據,通過幾種主要表達形式出題考核,了解學生對一般口語表達技能的掌握情況,主要從聽、說、有文字及無文字憑借的表達、靜態語境及動態語境的表達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核,重點對無文字憑借的動態語境中的適應性表達能力進行考核;教師職業口語能力測試是對教師口語技能的全面考核,主要包括教學口語水平、教育口語水平及教師職業口語評價能力三個方面,若果按照百分制評定,其比例為6:3:1。
良好的教學語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口語技能的提高需要倚靠良好的評價體系及加強對學生的口語考核,學校高度重視師范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尤其是教師口語技能訓練。通過充實教師口語課程內容、加強口語實踐訓練、嚴格教師口語測評考核,使高校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白敏.《教師口語技能形成的實踐與思考》.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16(06): 114~117
[2] 陳麗湘.《通過教師口語課程提高師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05):214~215
[3] 程培元.《教師口語能力構成要素與呈現形式》.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3(0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