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全面接納每一個學生,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只有了解每一個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針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疏導和矯正。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研究,對如何做好了解和疏導學生的工作做如下探討。
關鍵詞: 班主任;管理;學生;疏導;方法
在教育教學崗位上,班主任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位,比一般任課老師肩負著更多的指責,而要當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須學會全面教育學生,全面接納和研究學生,從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進行教育活動,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其次是堅持正面教育和積極疏導學生相結合,使他們在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等方面健康成長。
一、重視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1、了解和研究學生個體。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情況。前者包括思想品德、集體觀念、勞動態度、審美能力、遵紀守法的情況、日常行為表現、人際關系、個人衛生、體育鍛煉、課外活動和課外閱讀范圍等等。
2、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學習的成長過程是在學生個人與周圍環境不斷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中實現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研究學生,為教育工作鋪平道路。家庭環境包括學生和成員的關系,物質條件,家長的職業、思想品德、生活志趣和文化修養,學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長對學生態度,家庭的教育狀況等等。社會環境包括學生的交友的情況,經常涉足的場所等等。
3、了解和研究班集體。班集體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特殊環境,它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了解和研究班集體的主要內容有班集體構成的基本情況如何,有什么特點,處于哪一發展層次,以及輿論傾向、班風狀況、不同層次學生的結構和比例、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生在集體中的角色地位、學生干部情況、非正式團體情況、學生智力發展的水平和特點、以前采取的教育措施及其效果等等。
二、堅持正面教育、積極疏導學生
1、情理交融。中學生情感豐富,做他們的工作必須有情感的激發和熏陶。也就是說,要寓理于清,動之以情,以情感人。在對學生進行疏導時,要善于利用科學的道理和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針對學生的絕提問題,由事人理,由淺入深地向他們講清道理,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
2、啟發自覺性。疏導重在啟發學生的自覺性。我們既要重視教育這一外在的力量,又要強調自我教育這一內在的潛力,把外界的教育與學生內在的自我教育結合起來,積極啟發學生自覺性,發揮其主動性,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分析辨別,在自覺的境界中接受道理。
3、因人施教。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社會關系、個人經歷均不相同,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我們必須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必須區別對待,采用多種方法對癥下藥,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4、因勢利導。在疏導工作中,要一分為二對待學生,不斷發揚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并利用這些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能使后進生精神振奮,增強向上的勇氣。
5、防微杜漸。要把工作做在事情發生的前頭。青少年學生生活在一個復雜的現實世界,由于受到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他們往往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需要及時疏導。我們必須經常深入學生實際,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狀況,注意學生的言行動向,善于抓苗頭,當學生中的一些不良現象尚在萌芽狀態時,就加以提醒和制止,做到防患于未然。
了解和疏導學生的方法還有很多,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把了解和疏導學生的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才能履行好班主任的職責,增強駕馭教育教學工作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