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成功的命脈,本文主要闡述了高效課堂背景下初中語文學習小組的建設。
關鍵詞: 高效課堂;初中語文;小組建設
改變學習方式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隨著課改的逐步推進和深入,一線教師對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認識已經跨越理念走向行動,從盲目嘗試到有序運作,從注重形式到講求實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真正讓學生的行為、認知、情感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來,使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具有實效,這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我認為,高效課堂的高效,關鍵在于學習小組的高效,建設好了一個小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課堂的靈魂。
一、如何劃分語文學習小組?
高效課堂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這在語文教學中尤其重要。合作學習小組通常由6名或8名,最好6名學生組成。在構成上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業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著合理的差異,使每個小組成為全班的縮影或截面:這樣構建的合作學習小組才能“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所謂的“組內異質”指一個小組內有不同層面的成員組成,“組間同質”指各小組之間成員的構成水平是相同的)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組建好學習小組,并不等于學生就能合作、就會合作了。要使合作學習小組能夠正常運行,合作富有成效,則必須做好以下幾件事:①選一名得力的組長。組長是老師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組之魂.實踐告訴我們,選一名成績好、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全組的組織、分工、協調、合作等工作至關重要。②給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讓全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磋商,為小組取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響亮的名字,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如:光榮、必勝、無敵、勤奮、日進、翱翔、合力、雄鷹等,主要起激勵作用。③給小組編一個相應的代號。按照一定的標準分好小組后,有必要按照學生語文成績和能力水平從高到低進行編號(但應特別注意策略,不要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班每個學生都有一個代碼。并且每組學業水平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代碼相同。例如可以將小組成員劃分為AA、BB、CC三個層次,每個同學的代碼便是A1、A2、B1、B2、C1、C2。這樣既便于組長分工,小組內成員按一定的序號發言、交流、討論,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師抽查——指定同一層次的學生代表小組發言,并給予及時評價,使個人承擔一定的小組責任,促使小組成員將焦點集中到互教互助上來。
二、如何培訓小組長和小組
1、明確小組長的作用。①小組長要團結同學、幫助同學、組織同學,打造積極向上的小組學習團隊,勇敢地擔當起學習小組的學習領袖角色;有很強的號召力。②小組長要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一對一討論或是小組內部三個層次間的研究解疑,確保每個小組成員實現高效學習,都達到“跳一跳夠得著”的學習目標,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標。③小組長要研究解疑和每天學習內容的落實情況,爭取學習內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④小組長要建立起針對每個小組成員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的評價制度,每周公布、總結一次,以督促小組成員不斷反思,不斷進步。⑤小組長要組織小組成員利用好自主自習,根據A、B、C分層完成導學案,并及時收齊上交。⑥小組長要負責維持本組同學的學習紀律,做好小組的評價工作。
2、突出抓好高效學習小組建設。老師要對高效學習小組在學習中的發動機作用上再提高認識,在小組建設、小組長培訓上下真功夫。要重視學習小組文化建設,利用學習小組間的良性競爭,使學生在競爭中提高與發展;要培養好學習小組長,發揮小組長在小組學習中的帶頭作用、領導作用、組織作用和檢查督促作用;要創新小組評價機制,把評價主體讓給學生,創新小組內部的評價和小組之間的評價,要在合作中借鑒,在借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第一,培訓小組長。培訓學習小組組長至關重要,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措施:第一、明確組長的責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洞悉他們一周來在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并及時予以解決,讓小組長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
第二,小組成員培訓。①加強學生互助意識的培養,要讓優秀學生明白,教會學習困難的同學學習,讓學習困難的同學把知識也學得懂的過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不但不會影響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②給學習困難的同學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贊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一點一點的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于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討中來.這需要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心里時刻記著他們,關注他們。③轉變傳統的學生評價方式,在學習的每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個環節,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個人的成績不再凸現,而是以小組為單位評價優劣和好壞,包括課堂上的表現、班級紀律、學習成績等等方面,讓學生明白,個人的表現再好、成績再優秀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只有小組的成績才是自己的成績,只有你的團隊整體優秀了,你才是優秀的。以此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督促學生在小組內開展互助,提高整個小組的水平。
3、深入研究指導學生搞好分層討論、分層達標。堅持小組討論“先一對一分層,再組內集體討論”的原則,先讓同層次學生AA、BB、CC進行討論,然后小組對分層討論中不會的問題和小組討論不出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要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實現“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享受成功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