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現代教育觀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使家校合作促進教育和諧發展的論題凸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個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育過程就會像紙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北疚淖髡呓Y合自身工作實踐,對如何加強家校合作促進教育的和諧發展做如下探討。
關鍵詞: 家校合作;教育;和諧;一致;創新
目前,獨生子家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角,某些家長看見自己的孩子在校與同學之間磕磕碰碰、產生點小摩擦,就感到心理承受不了,公然到校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既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又縱容了孩子自私逞強、蠻不講理的性格,對他們長遠發展極為不利。再者,個別家長粗暴管理,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舊式教育思想支配,每遇孩子犯錯,不聽其說明申辯,呵斥怒罵、拳腳相加。這樣,孩子只是表面馴服,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逐漸形成崇尚暴力、逆反孤僻的性格。
傳統中,教師家訪是維系家校合作的平臺。廣大教師為此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汗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效果。但是,現階段家訪也遇到了問題和挑戰。首先,隨著近年來學生額度的劇增,特別是本地區小有名氣的學校,基本都在“超負荷運行”,班額人數嚴重超出額定編制,使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壓力增加,教師每天囿于家庭、學?!皟牲c一線”的快節奏之下,家訪流于形式,甚至長期沒有家訪的計劃;再者,有的地方社會治安狀況不好,家長和老師雙方防范意識逐漸加強,家訪受到挑戰和約束,家訪的次數和機會越來越少。那么,是不是家校合作的源頭被徹底切斷了呢?“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正確梳理彼此的關系、正本清源、另辟蹊徑,才會使家校合作得到深化和延續。
一、學習困難學生的家校合作
1、簽定合約。通過電話和班上自辦的黑板報,向學習困難學生的家長傳遞最新的教育動向,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并且,星期四下午開設了學習困難學生的家長接待空間,給需要咨詢的家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了能夠掌握學習困難學生的第一手材料,設立了他們的檔案,記錄他們的每一次考試成績。上課時體現出對他們特別的關心。保證他們的學習成績在每一次考試時,有所提高,并把這一任務作為自我的考核。
2、深入家庭。學校認為,解決困難學生學習問題主要是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家訪的主要目的是溝通、交流學校、家庭雙方情況,商討學生教育中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使學校老師能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狀況,以達到更好的因人而教的育人效果。所以,把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家訪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疏導溝通,營造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圍
引導家長不要盲目溺愛孩子,更不要違反教育規律,對孩子給予不切實際的希望和要求,這樣家長才不至于在孩子完不成自己規定的目標任務時,感到付出與現實不符而悲觀喪氣、彷徨無奈,進而對孩子失去信心,產生粗暴管理或置之不理的極端消極情緒。我班有一個學生宋某,經過最近幾次過程化質量檢測后,該生情緒低落、缺少交流和合作意識,通過詳細分析和觀察,我終于弄清事情的原委。原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家長自己生活簡樸,但孩子的高檔時裝、現代化的電子學習產品卻應有盡有;“望子成龍”的思想嚴重,盲目投入,孩子每到雙休日只休息周日下午,其余時間全被各類輔導班占領,家長為此也付出了不菲的資金和精力。但事與愿違,家長的期望卻收效甚微。他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漏洞,百思不得其解。并因此遷怒孩子,惡語相加、方式粗暴,甚至大打出手,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座談中,我細心和家長交談、分析,引導他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去掉占領孩子過多課外時間的輔導班,消除他的虛榮心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轉化,孩子的心理障礙解除,父子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三、轉化分解,促進家校合作更加融洽
當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時,某些家長因心疼孩子,不依不饒。我們應防止矛盾擴大化,主動和家長面對面坐下來交流,運用教學機智,及時調整和轉變思路,協商解決。有一次,我班有一名彭同學因課間和同學玩耍、打鬧,玻璃劃傷胳臂。該家長是有名的“刺頭”,左鄰右舍都不敢惹,我電話通知他后,其情緒非常不冷靜,無理指責、大吵大鬧。我避開矛盾焦點,和顏悅色地和他談心、交流,及時聯系肇事學生商量賠償,終于使心與心得到交融,矛盾得到分化。這件事后,該家長心服口服,多次到校進行校訪與老師交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終于成了朋友??梢姡呐c心的交流與溝通共同存在于家長與學生之中,只要仔細分析對待,一定會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評價機制,助推家校合作的感應力
在評價機制上要遵循面向學生全體,多表揚,少批評。每次家長會、家長學校開課,都要堅決拒絕開成“批判會”,那種片面拿學生的分數、名次說事,指名道姓評頭論足的做法只會起到反面作用。在和家長交流過程中,家長談及此事存在畏懼、厭倦心理,甚至在家長會上戰戰兢兢唯恐“今夜有暴風雨”。所以要既談學生的學習,更關心學生一生的性格塑造和優秀品質的培養,既不回避學生的錯誤,也不揪住缺點不放。心平氣和的態度才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因此,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掌握必要的技巧運用機智操作會亊半而功倍,讓擔憂疑慮的家長寬心愉快而歸。
近兩年來,經過反復實踐和不斷探索,我在對困難學生家校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共識,前后曾采用過如“家長會”、“家長論壇”、“家庭教育咨詢接待日”等多種途徑和形式,使困難學生家校教育工作開展得基本有序和制度化,更為規范和科學化,更使我班的學生在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學習成績上都有了一個較高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