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定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的總和”。今天,筆者工作的大竹縣作為川東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在實現中央的兩個“百年目標”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加強文化建設,尤其是文化建設中的精神層面的部分。必須以意識形態中的高度成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人民頭腦,通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營造健康向上、團結和諧、奮發有為的文化氛圍和人文環境,通過文化軟實力的建設,讓社會大眾對文化的注重達到一個新的水平,讓社會的文明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一、文化發展對社會進步具有重大作用的原因
從根本來說,文化建設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是全面建設大竹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任務。同時文化建設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社會建設成熟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小康社會建成后,現代化實現后更高的社會奮斗目標。
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從歷史方面來說是因為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是文明積累的基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個地區國家民族的生命力所在,是一個國家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要件。究其原因在于文化首先體現的是一種人文精神,在這種人文精神的引領下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的價值和作用是巨大的,它所帶來的社會沖擊力也是巨大的。我們只需考察“五四”運動以后中國社會波瀾壯闊的驚人變革,就可以生動地看到先進文化引領社會發展的現實邏輯: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先進文化的選擇使我們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中國的成功為人類的民族解放和現代化進程增添了輝煌的范例;新文化運動的優秀分子對先進文化的選擇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壯大,這個優秀的團體開創了中國社會歷史的嶄新篇章,革命、解放、改革、發展書寫了中國新的歷史,終于擁有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力量。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對各種先進文化的選擇使我們的黨站在一個新的視角上審視世界,發展自己,以極大的膽略與勇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就寫下了世界文明史的輝煌篇章,也為文化建設推動社會發展做了最好的詮釋。
二、當前文化建設的主攻方向應該是什么
當前文化發展對我縣社會發展最現實的需要是文化建設能夠引領我縣建設的“和諧社會”,這個社會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其中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勿容置疑的。
應該說,軟實力這一概念說起來已不新鮮,實際上其內涵對于特別是對于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并不特別新奇,以往我們說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強調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民族形象,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德治國等等,其實都是在進行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因為有這樣的社會價值的判定,我們必須對于文化軟實力建設引起高度的重視,從歷史和現實看它必須把它作為大竹兩個“百年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性任務和工作。
三、如何增強大竹的文化軟實力,服務兩個“百年目標”建設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大竹當前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這些問題細說很多但集中來說,現在我們在文化建設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社會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造成二者脫離狀態。市場經濟的發展,西方世俗化的思想傳入中國,拜金主義嚴重,傳統文化的精髓無法與市場文化相抗衡。老百姓處于一個相對的物質豐富,精神空虛的狀態,急需相對應的文化建設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現在主流媒體提倡的文化建設并沒有深度考慮社會成員的需求,沒有考慮社會成員的接受能力,而是像以往一樣用趕鴨子上架的方法灌輸給社會成員,必然會引起反感,收效甚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在工作中對于軟實力建設,我們必須對如下一些問題有準確的把握,從而指導我們工作的開展,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充分的耐性:
1、及時把握文化的對人的意志、品質、及精神的控制力量。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基于社會和人以重大影響,建設社會主義優秀文化有利于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必須清楚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而一定的文化對一定的經濟,政治有反作用。建設社會主義優秀文化,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科學技術的提高,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4、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當今世界競爭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建設社會主義優秀文化,有利于提高本國的文化軟實力,應對國外的文化霸權主義。
5、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認識活動,行為方式,建設社會優秀文化,有利于全民族綜合素質的提高。
這些觀點對于社會的管理者來說是必須樹立的基本理念。總之,當今時代誰占據文化發展制高點,誰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家社會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形態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占得先機。文化內涵要在我縣在各項工作中要得以充分體現,軟實力的價值體現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保持對文化軟實力的高度重視是我們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大問題。從根本來說,文化建設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是構建大竹精神兩個“百年目標”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任務。同時文化建設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社會建設成熟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小康社會建成后,現代化實現后更高的社會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