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就需要讓學生樹立快樂生活的思想、不怕艱難的思想和學會自身總結。而與這三個方面對應的就需要歷史教師教會學生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學、從歷史人物的奮斗歷程中獲得靈感,并認真反思歷史。
關鍵詞: 高中歷史;學生;人生觀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人生態度、觀點的總和,有著良好的人生觀不僅可以幫助人積極向上的生活,而且還可以激發人的創造激情。目前,不少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都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培養,那么,在歷史學科中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呢?基于這一思考,本文擬就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人生觀的幾點策略做一下探究。
一、從歷史知識中吸取經驗,讓學生樹立快樂生活的思想
常言道:“快樂是一天,悲哀也是一天”,這句話道出了快樂對人生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快樂是正確的人生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至于樹立快樂生活態度的方法,從歷史的知識中就可以看出,歷史可以帶給很多的啟示。因此,歷史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豐富的知識,特別是要注重吸取經驗教訓,在教學過程中把這種積極的人生觀灌輸給學生。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結局比較悲哀的歷史人物。比如,在講授楚漢爭雄這一段歷史時,教師完全可以把項羽的例子拿來予以培養學生的人生觀,教師可以把項羽失敗的個人原因給學生做出說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知道,要想成功,要想一個人能夠快樂的生活,必須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必須要開心的面對生活,特別是要積極開心的面對各種挫折,否則,一旦沒有樹立開心生活的思想,人生不僅不可能成功,而且還可能非常悲哀。而當學生知道了這一事例之后,就會運用這一反例去思考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因而,就會慢慢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了。
二、依據歷史人物的奮斗歷程,讓學生樹立不怕艱難的思想
在世界歷史中,經常出現非常著名的人物,這些偉人甚至做出了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的豐功偉績。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不加合理的運用這些偉大人物的成績進行人生觀教學的話,就失去了歷史學科的真正價值。那么,教師應該怎么合理的運用呢?
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成功偉人的事跡去鼓舞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講,成功偉人是一面鏡子,如果能夠合理的運用這面鏡子,可以有效的折射出學生身上的優點及缺點,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講授中國近現代革命史這一課時,其中涌現出了非常多的偉人,如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朱德等,這些人身上所展現的共產黨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全可以拿來作為培養學生人生觀的有益元素,以鄧小平為例,三起三落最終沒有打垮他,反而鑄就了他堅毅的道德品質,為之后的改革開放的成功確立了個人因素的基礎。因此,在講授這些內容之后,學生就會被偉人身上的精神所感動,甚至去模仿借鑒,進而就促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人生觀。
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總結成功歷史人物的所具備的人生觀特點。縱觀幾千年的世界歷史,所涌現出來的偉大人物都具備基本的特點。那就是品格堅毅、做事從容、能力極強等。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這些基本特點總結出來,以便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充分的感受歷史偉人的成功背后的故事。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培養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認真反思歷史,讓學生學會總結自身實際
歷史是一面鏡子,在某種程度上講,之所以重視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育,很大原因,就是要讓學生在歷史這面鏡子中找到自我,找到前進的方向,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在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的達到這一目的呢,具體來說,要特別教會學生反思歷史、反思自己。
反思是人生前進的重要步驟,缺乏了反思的人生是容易誤入歧途的,特別是對于歷史學科來說,更需要注重反思。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由于高中生已經基本具備了反思的能力,所以,教會學生反思歷史,不僅僅是反思過去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人生。
比如,在教授清末新政這一內容時,教師會涉及到清末新政失敗的原因。在這個問題上,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去反思,為什么清末新政會失敗?學生的思考的過程中就會反思到,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于清末新政的出發點在于維護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而并非為了真正的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因而在當時的歷史潮流中必然會走向失敗。在對學生進行反思教育之后,教師就會繼續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反思,并且問道:請同學們反思一下自己當前的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個人努力不夠,還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反思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反思能力,并繼而輻射到對自己學習問題上的反思。毋庸置疑,這種教學方法所起到的對人生觀的培養效果是非常好的。
總之,作為一門學科,歷史肩負著培養學生樹立人生觀的重任,歷史教師只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運用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培養,才能真正的符合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的符合學生成長的根本需求。
參考文獻
1 蔣開文.如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
高尚情操[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
(8)
2 劉紹.歷史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
觀、價值觀[J].東方青年·教師,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