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不但是化學科學的基礎,而且也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化學實驗對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新課程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與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币虼耍抡n標下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讓師生轉換角色變傳統演示實驗為學生參與實驗
演示實驗是教師必須做的,如果學生只是作為觀眾欣賞教師的“獨角戲”表演,作為主體地位的學生去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印象就不會深刻,甚至往往會對實驗現象產生懷疑。我課后與學生交流時,學生提醒了我,學生說:“您再將桌上做實驗就像玩魔術,看著時有時就覺得是假的?!边€有的說:“老師,我們在下面看不清楚。”試想,如果學生潛意識中認為實驗是假的或者看不清楚,他們又怎么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呢?實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自此以后,我上課做演示實驗時,除了有危險性的外都讓部分學生演示完成,必要時給與指導,盡管只有幾個學生在做實驗,但對于其他學生而言,是自己的同學在親自做實驗,所以實驗現象和結果更令同學們信服,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學生的獨立演示使其對存在的問題能夠積極主動思考,甚至提出更好的演示方案,進而進入研究的流程。例如,我在演示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將收集在氣球中的乙烯氣體通入溶液中,事先還要在氣球口上接上一段細玻璃管,并且必須塞住玻璃管,很麻煩;下課后,有的學生就提出:用集氣瓶收集乙烯,再向瓶內滴入少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操作間大而且效果很好。結果我試做了一下,效果真得很好。
二、優生與后進生進行合理分工,全員參與
通過分組把優生與后進生分在一組(我校近來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我本以為這是個合理的搭配,但我后來發現,在組仍然是優生唱主角,后進生常配角,有時甚至是觀眾,對于后進生來說,這樣的參與仍然是假性參與。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我把組內的角色進行明確分工:想讓后進生操作,優生記錄,并要求邊操作邊講解,然后互換角色。
三、增加趣味性實驗,激發學生好奇心理和探欲望
根據學生求知、求動、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例如,在學習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可以把過氧化鈉放在棉花上,讓學生用細玻璃管對著藥品吹,觀察棉花是否著火,進而有的學生會提出“呼出的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也參與反應”的問題。這樣的情景并不是每一節課都可以設計,但至少向著這一方向努力。我校高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不多,我在學校藝術節期間啟動了一系列趣味化學實驗比賽活動,有雞蛋雕刻(用鹽酸)、木器的刻花(用濃硫酸),還進行了化學實驗小魔術的創新征集和表演活動,學生參與度較高,熱情高漲,既新奇又刺激,增加了“實用化學”時間,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喚起對知識的渴望,進一步展示了化學學科學習實質的真面目。
四、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
探究性實驗教學方式以問題為核心,為學生提供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學生主體在問題中設計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案,通過實驗進行觀察、驗證實驗方案,最后歸納得出正確結論。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地觀察實驗現象,從中發現問題活躍思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是按照“設疑激趣——實驗探究——歸納小結——運用創新”一步步實現的。在設疑激趣階段,教師應創設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情境,著眼于調動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講授“鈉的化合物”這節時,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水通常用來滅火,你能相信滴水能生火嗎?”問題引入,使學生形成矛盾心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緊接著進行演示實驗,老師在包有少量鈉(事先不讓學生知道)的棉花上滴幾滴水。學生觀察到棉花劇烈燃燒的現象后,明知水不能使棉花燃燒,可又無法解釋眼前的事實時,強烈的探求欲望噴發出來,極大地調動了探究新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這使其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就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樣,中學化學很多課程都可以由生活實際或小故事引入的,如用酸雨問題引出“硫酸”,油田水質問題引出“硬水及其軟化”,“鬼火傳說”引出“白磷”,等等。
五、精心設計實驗,以實驗演示促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實驗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教材要求的基本實驗,同時,教師海英結合學生實際,多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且具有實用性的小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在學習碳酸鈣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教授如何清除家里有的水壺的水垢等小常識,首先,讓學生了解水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原因,然后讓學生了解到可以用食用的醋去除水垢,最后向學生解釋原理之間的酸性的相對強弱關系。此外教師還可以優化實驗操作,通過簡單易懂且易操作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能親自參與到實驗中去。通過這些小實驗的開展,可以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手段,采取多種對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還要加強對學生實驗的指導和培養,通過化學實驗讓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化學知識,同時也加強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