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時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則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關鍵。高校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影響自身的同時,更是對學生的思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深入剖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現狀,找出導致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缺失的原因,分析新時代高校職業道德修養新理念并同時提出提升策略,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關鍵字: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策略研究
1 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有些高校教師受到了某些利益的誘惑,在職
業道德修養方面不斷下降。全面了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尤為重要。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就是指高校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則是指高校教師要自覺的按照教師道德要求準則,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所進行的自我歷練、自我約束和自我素養提高的行為活動,最終達到一定高度的教師道德境界。
2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校教師敬業思想弱化。高校教師相對中小學教師無論從教學課時還是授課強度來講都要輕松的多。由于高校教師業余時間的充裕,在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師“愛崗敬業” 理念也隨之被利益沖淡,很多教師業余在校外兼職授課的情況成為了一種潛在趨勢,甚至于有些教師疲于應付本職工作,將高校教師這一圣神職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完全拋在腦后,而將更多的心思用于校外有更大利益的兼職上面。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功力主義充斥在這些高效教師的思維中,使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直線下降。
2、高校教師治學精神滑坡。隨著我國教改的不斷深化,高校教師面臨更嚴峻的競爭機制,但有些高效教師只是一味的追求自我職稱的評定,不斷追求高學歷、追求科研經費以及論文發表數量,而將自我的治學精神擱置起來。教學方法停步不前,完全忽視教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導致教學效果極差。
3、高校教師育人思想淡漠。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教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备咝=處熢谥螌W嚴謹的同時,更要起到“育人”的重要作用。大學生在大學四年之后面臨的就是紛繁復雜的社會,所以在這大學的四年要學習的不止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做人,怎樣面對社會,適應社會。然而部分高校教師對自身職業道德修養認識不足,更加沒有認識到什么高校教師的歷史責任。這部分高校教師由于出生于改革開放后,成長環境優越,在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品格的同時,更缺少的是自我職業道德修養意識。
3 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策略研究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自我道德觀念和教育工作的融合,離開教育工作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是不科學的,良好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長時期在教學第一線磨練成的。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不僅要依靠全社會對高校教師社會地位認可度的提升,更要高校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更加重要的是高校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我素質。
1、高校要將教改落到實處,不斷完善教師工作環境,創造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外部條件。高校的教改對教師而言最根本就是改變高校內一成不變的世襲人事制度,將新的考評機制引入高校,讓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高校人事、考核、分配制度落到實處,通過激勵和約束使高校教師做到自律。改變以往那種講的好,講的壞一個樣,講與不講一個樣,打破高校教師終身制,組織定期不定期的考核,使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相應的缺少師德的教師留不住。在相應的獎懲分配制度上做到講的好多得,講的不好少得,定期公開獎懲評價表,讓老師、同學共同監督。有效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高校形成“恪守師德光榮,不講師德可恥”的良好文化氛圍。
2、高校要切實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解決教師工作、生活的實際問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提升高校教師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方面有顯著提升。我們認為沒有一個高校教師愿意將身心都投入到非主業的工作中,影響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決定因素就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大力提高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真正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文化氛圍,提高高校教師的物質待遇,使教師安心于本職工作,即使在課余也有更多的心思用于如何改進教學水平,提升教學效果,“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意識才會深深植入每一位教師心中。
3、高校教師要勤于學習職業道德理論,完善自身職業道德修養。高校深化教改從外部環境完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環境,在全社會提升高校教師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的同時,高校教師自身更要勤于學習職業道德理論,用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高校教師學習職業道德理論形式多樣,在個人主動學習的同時,更要加入以系部為單位的交流、探討。將職業道德理論學習作為工作、生活的常態,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演講、主題會,樹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先進楷模,使高校教師思想中始終保持良好高尚的職業道德。
總之、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高校以及高校教師三方面共同努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不是一句空口號,我們要將它融入于教學實踐中,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自我,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更將隨之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翠泉.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
[2]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劉曉璞(1981—) 保定學院人事處 碩士研究生 政工師 助理研究員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