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坤
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分組練習,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一定的優勢。 分組練習就是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全體學生的練習。以小組為主體進行體育教學,有 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頑強進取的精神。分組練習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以各個小組 在達到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這有利于培養獨生子女集體主義的觀念。小組練習將學生之間的 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視為教學活動中賴以進行的動力源泉。小組練習不僅講合作,而且還要競爭。學生之間是 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有利于培養獨生子女全力以赴,與同伴和睦相處的能力。分組練習能夠 增加獨生子女之間的接觸,使得優、差生在幫助和被幫助的過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發展,有利于改變獨生子 女不合群和膽小的不良性格。
1 教學方法要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
1.1 兒童化
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 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兒童的“ 本性”往往毫無保留地反映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懂得兒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 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要防止單純技術傳授。有些體育教師把現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充實 到小學教學中,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看這樣做是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切 勿單純以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的好壞。
1.2 興趣化
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 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 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躁,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1.3 游戲化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 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 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 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 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2 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特點
2.1 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的一種能力。兒童少年各年齡階段都可進行力量練習,但采用的方 法和手段要與成人有區別。兒童少年時期,由于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還欠 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調,加之兒童少年長度的發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 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對 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 引起關節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2.2 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兒童少年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 ,所以小學階段是發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 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兒童少年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 、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和間隔的時間。另外,在固定跑臺上練習跑步時,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不 宜采用。
2.3 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勞的能力。耐力素質在兒童少年身體素質 自然發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節。目前我省小學生耐力明顯下降,令人十分擔憂。體育教師不能不進行耐力 練習,但也不要過多地進行耐力練習,耐力練習應作為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計劃之中,但 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時間,以 便發展耐力素質。
2.4 靈敏素質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 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展有關。靈敏是一種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 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展。
2.5 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是指運動時各關節的活動幅度或范圍。兒童少年關節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 ,關節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 素質發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如 年齡小做體操“橋”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韌性差,而是軀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體素質雖然是通過人體各種基本活動和動作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 但也是人體內在綜合機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體素質的狀況是衡量小學生體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兒童 少年來說,機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單一的練習會造成機體發展不均衡,體育教師應采用全面發展的身體練 習,以利于他們身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