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霈霖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前景,而融資難是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非上市公司主要采取私募股權投資的方式進行股權投資交易,它的發展逐步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本文就目前我國私募股權融資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比較了它與其他融資方式之間的差異,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旨在全面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水平,促進中小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措施
隨著金融創新的進一步發展,私募股權已成為其發展的最新形式。私募股權融資的發展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可能,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但是它的發展又為中小企業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 我國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的必要性
1.1全面分析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逐漸成為影響其發展的詬病,主要表現為融資難度大、非正規渠道融資成本高以及融資渠道狹窄等,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中小企業一般指規模不大的企業,那么一般情況下其管理水平也較落后,制度不健全,從而加劇了企業內部管理的難度,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而出現這種狀況又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首先,企業受狹窄的融資渠道的限制,自身面臨的資金管理水平較高;其次,金融機構考慮到具體的風險控制和成本效益,不愿意為中小企業借貸資金。金融機構之所以不愿意給中小企業貸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限,害怕難以收回所貸款項。第二,就外部環境而言,中小企業所受的融資限制較多。比如,但從資本市場而言,大部分中小企業都被拒之門外;又比如,我國缺乏健全的信用擔保體系,能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機構十分有限。在國外,銀企雙方可以以融資信用擔保體系為媒介實現交流和溝通,不斷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的放貸成本,銀行可以從擔保業務中獲取豐厚利潤,實現合作共贏。但是在我國尚缺乏健全的信用擔保體系,而兼營此類業務的銀行更是少之又少。
1.2 私募股權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創新
1.2.1介紹私募股權融資。私募股權融資,即投資者在不經過證券交易監管機構審批的前提下,以私募的形式向有意向的非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從而實現權益性投資的一種方式。非上市公司通過此種方式募集資金,而資金投資者并沒有在相應的證券交易機構進行登記。此種投資方式具有以下幾種特征:(1)私募性體現了該股權融資行為的非公開性,也就是說投資者一旦有了意向以后,會主動與非上市公司或者個人聯系,同時這些股權資本也不具備在證券市場公開交易的權利;(2)私募性決定了其募集的難度大和方式的靈活性。之所以說私募具有靈活性,主要是因為私募股權的金額不限大小,而且沒有諸多的限制條件,所以股權基金來源相對寬泛,而且募集股權的對象可以是基金公司、投資公司還有個人;同時,投資者如果想撤資,其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清算破產、出售股份、股權回購等。但是正是由于其私募性,所以私募股權難以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加劇了交易的難度,需要募集股權的企業和投資者難以實現信息的自由溝通,所以增加了企業尋找投資者的難度,而且投資者處理股權的方式也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缺乏公開的交易市場。
1.2.2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創舉即私募股權融資。要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就必須進行私募股權融資,這樣不僅能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還能提高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第一,私募股權能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中小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主要表現在減輕了中小企業的兩個壓力:首先,中小企業通過私募股權,能夠得到期限相對較長的股權資金,而這作為一種權益性投資,不必承擔高額的財務費用,也不用考慮本金償還問題,這些都切實降低了中小企業面臨的流動資金壓力;其次,私募股權作為一種權益性資金,降低了企業的實際負債率,減輕了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為企業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提供了可能;最后,私募股權沒有公開的市場交易場所,而且所需承擔的交易費用較低,也無須向金融機構提供抵押,這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融資成本沉重的重要原因就是抵押成本和利息成本。第二,私募股權融資能不斷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結構,提高企業的內控水平,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首先,私募股權作為一種權益性資金,它能將中小企業的負債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實現股權結構的優化升級;其次,私募股權投資者十分注重企業的發展前景,假如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具備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他們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能為中小企業引進完善的、先進的內部控制經驗,同時幫助企業樹立風險控制理念。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是提高企業內控水平的關鍵因素,而且企業能以此為契機,不斷提高經營水平,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增加企業的市場占有額,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 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1有效預防法律風險
私募股權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形式,在我國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缺乏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目前,我國沒有出臺專門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法律,從而難以明確規定私募股權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有效的監管更是難上加難。投融資雙方一旦因為某事發生糾紛,他們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法定機構和政策依據。所以,大部分民間資本不敢盲目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而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受客觀條件的限制難以進入私募股權領域,這在無形中加大了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難度,而且增加了其發展的風險值。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在進行私募股權募集的過程中,要提高警惕,從各層面規避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
2.2將企業控制權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私募股權融資主要是針對權益性資本而言的,它首先能切實改善企業的股權結構,其次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企業控制權,增加了企業的不穩定因素。私募股權投資在為企業發展籌集資金的同時,還會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和戰略決策過程中,削弱了企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而且將原有股東的利潤進行了分流,損害了老股東的合法利益。所以,中小企業在發展私募股權的過程中要將企業控制權保持在合理限度內。
2.3科學制定股權價格
私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不是掌握企業的控制權,也不是著眼于企業眼前的經營狀況,它的目標點是企業的市場發展前景和未來的增長能力。在提供資金支持后,全力推進企業的發展,使企業獲得改頭換面的全新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然后再通過出售或回購等形式放大企業價值,最終獲得高額利潤。正是基于此種原因,在私募股權投資發展初期就面臨制定股權價格的重大問題。事實上,合理制定股權價格是確定企業價值的重要形式,科學的企業價值評估建立在一系列假設條件基礎之上,具有較強的主觀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估值過高,可能導致企業融資失敗;而估值過低,又會損害企業老股東的利益。所以,投融資雙方要加強交流與合作,明確雙方的利益需求,制定出令雙方都滿意的股權價格。
2.4謹慎選擇股權投資者
私募股權的投資者主要包括金融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兩類。就一般情況而言,戰略投資者一般指與引資企業相關或相同的企業。積極引進此種投資者,不僅能為企業發展籌集到十分豐富的資金,降低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還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上和管理上的優勢,有利于企業綜合實力的增強,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但是,戰略投資者可能演變為企業的競爭者,所以在引資談判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摸清對方的真實投資意圖,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基礎。相對于戰略投資者而言,金融投資者只提供資金支持,不會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發展及管理中來,但是他們十分注重中長期的投資回報,所以一般會自己委任財務總監到企業中來,以便于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保證投資安全。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詳細了解兩種投資者的特點以及需求,并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投資者,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5 將股權退出機制納入考慮范圍
私募股權資本在經過若干年發展后,其價值會獲得大幅提升,這時它們就會以回購、出售或者IPO等方式退出企業,獲得高額回報。能否獲得最大收益是私募股權投資方選擇以何種形式退出被投資企業的最重要原因。私募股權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在引資初期就要將股權退出機制納入考慮范圍,提前制定科學合理的規范和約定,減少糾紛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黃曉捷,趙忠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研究:文獻綜述[J].武漢金融,2008,(9):34-37.
[2]唐欲靜,崔學剛.中小企業資本結構與融資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07,(5):75-76.
[3]張峰.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以Y公司股權融資為例[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9.DOI:10.7666/d.y1588429.
[4]朱亮.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