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湘江++楊細蓮
摘要:陽光工程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民,培訓效果直接關系到國家惠民政策是否真正落實到位。培訓對象復雜,時間短,任務重,難度大,本文介紹了上好培訓課的思路和做法,希望陽光工程培訓為農民解決技術難題,從而順利進行農業生產。
關鍵詞:陽光工程;培訓課;成效;關鍵點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20-1
筆者近幾年有幸參與樟樹市陽光工程農機使用與維修方面的培訓教學工作。培訓伊始,信心滿懷,認為給農民上課,專業要求低,小菜一碟,可實際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有力使不上。經多年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如今局面大有改觀,得到參訓學員的好評。回顧總結,關鍵要做好如下幾點。
1 高度重視
之所以要高度重視,理由有三:一是陽光工程是國家出臺的一項惠民舉措,是解決“三農”問題重要手段之一,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最后一步,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二是參訓人員素質不統一,學習能力低,學員的興趣點不一致,學習的熱情不高。時間短,任務重,在短時間的培訓中要讓參訓人員有收獲,解決一些他們關心的技術問題,其難度不言而喻;三是思想決定行動,只有對陽光工程培訓的重要性認識到位,思想上高度重視,才可能盡心、盡力地完成好陽光培訓的教學任務。陽光培訓看似簡單,實則異常困難。需要授課教師前期做出大量的準備工作,授課過程中艱苦程度遠大于給在校學生上課。如果培訓教師不能高度重視,就容易產生輕視心理,工作馬虎,效果肯定不理想。
2 充分做好課前調查研究
認真分析學員特點和需求,慎重選擇好每一堂課的講授內容,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只有清楚的掌握了參訓人員的情況,了解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專業需求才能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安排好教學進程。學員報名表上能獲得的信息不多,更無法得知學員的學習狀況、專業掌握程度和所需補充的知識技能。若要保證所培訓的內容符合大多數學員的需求,唯一的辦法就是深入調查,認真分析總結,找出他們更多的共性問題。
調查內容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本次參訓人員結構情況。如男女比例,年齡分布,所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二是學員對參加本次培訓的專業需求。調查的方式多種,常用的有問卷作答,電話咨詢和面對面交流。以面對面交流為最佳。
把握陽光培訓的特點,明確教學目標。陽光工程培訓屬短期培訓,讓學員收獲到他想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他們面臨的技術難題是培訓的唯一目標。學員整體素質不高,學習能力不一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這一切都決定了所有教學工作都應以學員為中心,圍繞著是不是學員所需,能不能讓學員所掌握來進行。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用時要堅決拋棄以教材為本,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教學等錯誤理念和舊模式。學員不感興趣的話題不講,學員不需要的內容不提,學員不喜歡的教學方式不用。若能自己編印簡單明了且農民喜歡的培訓手冊則可以更好地提高培訓效果。
3 以學員為中心
充分考慮受訓人員特點,科學安排并組織教學。各陽光工程培訓點的培訓條件不一,培訓內容和時間段也不盡相同,參訓人員年齡差距大,文化基礎不同,專業基礎底子薄,興趣點不一致等特點。再有他們離開教室時間短的也有十來年,長則已經幾十年了,教師能讓他們全部坐在教室就是不易,更何況還得讓他們學有所獲。如果教學組織不合理,很容易出現“臺上一言堂,臺下菜市場”的現象。基于這些實際,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陽光工程培訓采用的模式應是上述兩種模式的結合,其中教師唱主角的比重稍大些,具體多少還得看各培訓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教學效果的好壞,影響因素眾多,但教師的現場發揮始終是關鍵。為更好地服務農民,特提出如下建議:
(1)盡量多安排現場教學,少安排理論教學。
(2)理論教學應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多些圖像,多些視頻,少些文字。
(3)教師多使用農民愛聽的通俗語句,少咬文嚼字。
(4)授課過程中多講些應該怎么做,怎么用,少分析為什么要這么做。
(5)現場教學中多些親自示范,少些口頭指揮。
(6)理論教學時,大部分學員會出現坐不住,講話等現象,教師應該多些表揚,少些批評和埋怨。對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動手的學員還可以獎勵一些小物件,從而更有效的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7)教師授課時多些交流互動,少些獨自表演。
(8)所授內容盡量多用問答的形式出現。
(9)多采用生活生產中實例進行講解,讓理論盡可能表象化。
(10)實踐教學分組進行,小組間進行比賽。可實現教學效果和教學氛圍雙豐收。
4 積極做好結訓后的跟蹤服務工作
結訓后的跟蹤服務好比生產廠家的售后服務,其重要性一點也不弱于課前的調查研究。跟蹤服務能更好地幫助受訓者開展生產,解決技術難題,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可以發掘新的教學點,增強培訓點與農民之間的感情和聯系,讓培訓時間和空間無限放大。
作者簡介:呂湘江,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