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梅
【摘要】近些年,哈爾濱市實行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業務管理、軟件應用和公務卡改革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哈爾濱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踐主要在于無線網卡的設備更換工作、實現對財政直接支付業務的電子簽名、全面推行公務卡制度改革、對住房公積金和醫療保險實行財政代扣代繳、啟動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系統等方面。哈爾濱市應加強業務管理,保障財政資金的有效運行;強化系統建設,完成升級改造;完善公務卡改革的運行管理機制,加大宣傳指導和業務培訓,以進一步深化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關鍵詞】哈爾濱市;國庫支付制度;存在問題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B
哈爾濱市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啟動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目前預算單位納入部門預算的財政資金已全部納入了改革范圍,各項工作運行比較平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解決了財政資金層層撥付、流經環節多的問題,方便了預算單位用款,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解決了過去各預算單位將財政撥款資金多頭開戶的問題,遏制了“小金庫”,摸清了單位資金結存家底,便于財力集中調度,增強了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
三是解決了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截留、擠占、挪用的問題。財政部門能夠運用信息網絡系統全過程實時監控單位資金的支付活動,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保障了資金支付安全,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有效地從源頭上遏制了腐敗。
四是規范了支出管理。強化了預算約束,提高了單位財務管理的意識和水平。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預算單位須認真按照用款計劃申請和財政規定的資金用途使用財政資金。資金使用的計劃性、科學性和規范性都相應得到了加強。
五是財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部門預算作為預算執行的依據,編制更加細化和明晰,從而促進了財政部門服務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對幾年來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運行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對市直預算單位以及市財政局在日常業務辦理過程中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對深化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研究。
一、哈爾濱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踐情況
(一)設備更換
目前對采用ADSL寬帶上網方式的市直預算單位進行無線網卡的設備更換工作。針對聯通ADSL寬帶上網速度慢和掉線等問題,對全部市直單位進行無線網卡的設備更換工作,這樣做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和傳輸質量,為預算單位的資金支付提供了保障。
(二)實現電子簽名
針對辦理財政直接支付業務需要人工傳遞單據的問題,啟用了財政直接支付電子簽名業務,取消了紙質單據的傳遞,既節約了管理成本,又方便了預算單位辦理支付業務。
(三)全面推行公務卡制度改革
針對現金管理中環節多、效率低、管理難、風險大等問題,在學習總結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啟動公務卡結算方式改革。將現有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由現金結算的辦公費、差旅費、招待費等日常公務開支,改由公務卡進行消費結算。進一步豐富了國庫支付結算工具,減少了單位現金支付,增加了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四)實行財政代扣代繳
對財政統發單位的住房公積金和醫療保險,全部實現了財政代扣代繳,由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收款單位,方便了預算單位繳款,提高了資金撥付效率,保證了住房公積金和醫療保險的及時足額繳存。
(五)啟動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系統
通過動態監控系統,對財政資金的授權支付數據進行全過程實時動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核查,預防和糾正資金支付和使用過程中的不合理行為,建立起了有效的監控機制。
二、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來,雖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日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逐步加以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業務管理方面
1.預算年度與人大會期不銜接。政府執行的預算必須經人大批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我國預算年度實行歷年制,即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各級人大會議多在每年2-3月份召開,審議批準政府預算報告。這就造成了預算年度與人大會期之間的脫節,預算獲得批準并開始執行的時間滯后,使預算單位1~3月份的部分項目經費無法正常使用,只能串用公用經費等日常預算資金,造成財政資金支出不能完全按照部門預算執行。
2.專項資金使用上受限。在年初下達預算時,由于部分專項資金不能確定實際使用的預算單位,只能暫編制下達到主管部門(一級預算單位),待資金項目及使用單位確定后再由主管部門通過國庫集中支付將資金劃撥到基層預算單位的臨時賬戶,并將資金在決算中進行全額列支。這樣執行既給主管部門財務管理造成不便,也不符合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
(二)軟件應用方面
1.保證財政業務應用系統基礎數據的一致性和規范性不到位,需要繼續推進財政信息化建設。其由于早期集中支付系統采取分布式部署模式,即財政、預算單位、代理銀行、清算銀行分別建立數據庫,數據通過交換平臺進行交換,各數據庫之間的數據可能由于操作失誤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隨著財政業務系統應用范圍逐步擴大,需要盡快實現信息系統整合、統一業務及技術規范,推進財政信息一體化建設。
2.單位端集中支付系統在個性化設置方面缺乏靈活性。預算單位不能按照實際職能需要,自行配置軟件操作人員的角色及流程節點,責任不清晰,不利于預算單位財務人員的互相制約、監督及財務管理。同時,一些大的預算單位或主管部門需要多人同時操作軟件,目前的單位端集中支付系統尚不能實現這些功能。
3.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應用軟件系統功能還不夠完善。動態監控系統目前只能做到實時查詢預算單位的財政授權支付情況,無法及時地在支付發生前進行控制,動態監控系統只實現了事前對計劃審批的控制,對財政授權支付信息只能進行事中事后的監督、審核。
(三)公務卡改革方面
1.公務卡利用率低。部分預算單位對公務卡改革制度了解不夠,認識不深,造成對公務卡的辦理和使用不積極,加之現階段POS機的分布還不均勻,部分地區的商業網點沒有安裝POS機,不能進行刷卡消費,制約著公務卡改革的深化、發展。
2.公務卡影響個人信用。部分預算單位公務卡持卡人員對公務卡改革相關制度了解不多,在持卡進行公務消費后沒有在公務卡免息期內及時報銷還款,導致發生利息和滯納金,對個人信用產生不良影響。
三、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議
(一)加強業務管理,保障財政資金的有效運行
1.專項資金。為避免因人大會議審批程序未結束造成預算單位年初發生的經常性項目支出出現資金串用等問題,建議參照日常公用經費的預算管理方式,在預算年度初始將經常性項目支出下達到預算單位。這樣不僅能保證預算執行結果與年初預算的一致性,還可以有效預防、遏制資金使用中的違規問題。
2.預算編制。按照財政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的要求,規范預算單位日常預算編制。對于年初不能確定具體預算單位而下達到主管部門的預算資金,在明確資金使用單位后,及時將預算調整落實到具體使用單位,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二)加強系統建設,完成升級改造
1.提升業務系統。根據國家“金財工程”建設規劃,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數據運用和統一組織實施”的原則,對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的業務系統進行升級整合,加快財政應用支撐平臺建設,保證業務應用系統基礎數據的一致性和規范性,實現從預算編制到執行的無縫貫通,切實提高財政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財政應用支撐平臺將主體業務應用納入一體化管理,構建財政核心業務數據中心。預算單位可以通過瀏覽器方式登錄集中支付系統,根據不同的用戶角色訪問數據庫,既避免了由于誤操作造成的數據庫損壞及數據不一致的問題,又實現了根據職能配置角色、流程節點等單機版無法實現的功能。
2.升級查詢系統。對動態查詢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升級后動態監控系統在實時對預算單位的財政授權支付數據進行監督查詢的基礎上,還可以設定相應的規則來控制預算單位用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監控。
(三)完善公務卡改革的運行管理機制,加強宣傳指導和業務培訓
1.提高公務卡使用率。完善辦卡制度,研究實施跨行發卡工作,允許預算單位在零余額賬戶開戶銀行以外的代理銀行辦理公務卡,通過競爭促進發卡行不斷改進服務,更好地方便預算單位和用卡人。
2.鼓勵公務卡消費。加大公務卡改革宣傳指導力度,轉變預算單位工作人員的用卡觀念,積極組織中國銀聯、各代理銀行定期開展公務卡消費的優惠活動,鼓勵使用公務卡進行刷卡消費。
3.公務卡使用培訓。加大對預算單位財務部門、代理銀行經辦人員的培訓力度,確保有關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公務卡還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