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華
正值“3·15消費者維權日”,“強生”血糖儀事件的揭開,讓我們驚心動魄,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跨國企業,是怎樣在中國本土化的。而“強生”豐厚的利潤,又是怎樣用“腐敗加暴利再加壟斷”這把利斧,一斧又一斧地在砍伐中國市場的國家大樹。
中國民企“中輝”惡戰美國“強生”的案例告訴我們,無論是“中國制造”還是“中國創造”,一出生便都必須面對著兩個戰場的戰爭:一個是市場,一個是法場。這兩個戰場上的戰爭都必須打蠃,才能存活,中國企業才有發展壯大的可能。
新聞事件:美國“強生”敗訴
2014年1月18日,一條重大新聞出現在中國上億人的手機的“今日頭條”中:《七年商標爭奪落敗 強生難舍40億血糖儀市場》。該文中說:“如果不提起上訴,美國‘強生在中國銷售的全部血糖試紙將被強制下架。”
對于中國超過了1.14億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簡直是一條爆炸性新聞,因為他們當中如果有28%的人還在使用著強生血糖測試儀(強生血糖儀曾經擁有過35%的市場份額),血糖測試儀持有量位居中國市場第一,而他們手中的強生血糖儀或將成為廢物。
也許很多人并不了解這件事的真實含意。盡管在十多年前,中國的醫藥生產公司便已自主研發,并突破了血糖試紙的生產難點和技術壁壘,并打破了美國“強生”的技術壟斷,但強勢的美國“強生”為了維系它的市場壟斷地位和銷售暴利,用一場場官司壓制著中國的生產企業。使中國的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無法享用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
筆者認為,如果不是“強生”黑金賄買中國藥監局高官的貪腐大案的曝光,如果不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疑為涉及中紀委調查“強生”等多家醫藥企業醫療器械行賄案件的相繼浮出水面。也許,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強生”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2010年6月22日,一條新聞震動中國。《“強生”被曝卷入張敬禮案 行賄換取產品壟斷》。該文中說:在剛剛曝出的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張敬禮落馬案中,背后的賄案主角之一幾乎一致性地指向美國“強生”。
張敬禮出事,主要與藥品注冊有關,其中包括“強生”在內的若干家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通過向張敬禮行賄,來幫助其加快拿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藥品注冊號。
“強生”自從1982年開始進入中國,憑借在心臟藥物支架和血糖儀方面的壟斷,“強生”一直享受著難以想象的高額回報。外資醫療器械在國內控制市場的現象不是個例。以血糖儀為例,在基層的藥店根本看不到國產品種,說“強生”和“羅氏”控制市場超過70%一點都不過分。
早在2000年,中國桂林中輝公司便已研發生產出ONE TOUCH血糖試紙,同時發布產品標準,報質監局和藥監局備案,這標志中國公司突破技術瓶頸,研發成功一觸即可的醫用血糖試紙耗材。
從此,“強生”血糖試紙的暴利黑幕被撕開。血糖試紙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盡管中輝公司以低于“強生”血糖試紙40%價格供應市場,卻也對吃慣了獨食的“強生”血糖試紙構成了巨大威脅。
其實任何一種產品只要存在暴利,奢血的天敵就會蜂擁而至。暴利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種巨大的誘惑,就像只要海水中有血,鯊魚就會如風而來。現在巨鯊來了,不是一只,而是兩只。“強生”在市場上迅速敗下陣來。市場份額急劇下跌。
“強生”狀告“中輝”: 在美敗訴,在華未審已勝
2007年3月,為了保衛其壟斷地位,美國“強生”將中國“中輝”告上了美國法院。
“強生”在《起訴書》中說,2006年10月,“強生”在市場上發現大量假冒強生品牌的血糖試紙,這些試紙上印著“ONE TOUCH”,與“強生”商標“ONETOUCH” 僅僅只差一個空格。但是這些試紙導致血糖檢測數值出現重大偏差,對使用者生命造成危險。“強生”認為假冒廠商便是中國桂林的中輝公司。
“強生”以“中輝公司與他人共謀,假冒其注冊商標、假冒其血糖試紙”為由,將中輝公司告上了紐約東區法院,索賠金額不少于5000萬美元。
與此同時,“強生”也在中國起訴中輝公司。
“強生”公司先后向公安部和桂林市公安局,舉報中輝公司生產的血糖試紙侵犯商標權,要求公安機關作為刑事犯罪案件立案偵查。
2007年10月22日,桂林市公安局對于該案件立案偵查,2008年7月,桂林市公安機關對包括中輝公司總經理在內的7名中輝員工實施了刑事拘留。
這一案件的看點是,美國強生狀告中輝公司的官司,在美國和中國同時起訴,并先后開審,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官司在美國敗訴,卻在中國未審已勝。
2007年,美國紐約東區法院受理此案,卻做出了美國強生“有理由懷疑可能存在誣告”的判罰,并要求其繳納100萬美元,以備救濟被告。
我想,面對這樣的判決,“強生”公司會不會罵:美國的法院,胳膊肘朝外拐?美國紐約東區法院一定會反駁說,我們是向理不向人。這才是法治國家的答復。
可在中國,該案久拖不決,使中國的企業蒙受損失巨大。因為被起訴,桂林中輝業績受到重創,總經理姚崇德在關押釋放后郁郁而死,骨干員工在保釋后因精神壓力失去工作能力。該案件前前后后經歷了多次開庭,卻一直未能做出判決,直到2013年12月商標評審委員會才給出了裁定。2010年6月至今,該案歷經多次法庭車輪戰。
來自桂林中輝方面的數據顯示,2007年,桂林中輝僅出口額就有2000萬~3000萬元,而2008年之后原有的海外客戶全部暫停合同。受此影響,桂林中輝2010年總銷售額已經降到499萬元,并產生大量負債。
“中國創造”先是在市場上打了勝仗,隨即在法場上打了敗仗。以致全線潰敗,“桂林中輝”陷入家破人亡的泥淖。
事情終于有了轉機,“桂林中輝”于2011年10月,委托律師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商標行政仲裁。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2011年12月19日受理,并于2013年12月27日做出裁決。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認為,ONE TOUCH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特點,爭議商標強生的“ONETOUCH”予以撤銷。
“桂林中輝”終于打贏了這場長達7年的馬拉松式的傾家蕩產的官司。
“如果在法律規定的30天內,‘強生不提起上訴,他們所有的血糖儀試紙將全部強行下架,而由于缺乏必備的耗材,連帶其全線的血糖儀產品也將無法使用。”桂林中輝代理律師黃云中評論說。“如果‘強生不服上訴,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如果被判成立,那么‘強生商標無效,說我們商標侵權就無從談起,但如果法院判決評審委員會裁定不成立,那么就是說ONE TOUCH不是醫學專業詞匯,和ONETOUCH不是一個意思,那么說我們侵權更是無稽之談,必須賠償給我們造成的損失,無論怎樣,‘強生都需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強生”敗訴己成局。
2013年11月6日,“強生”又曝丑聞,因賄賂醫生事發,在美被司法部重罰22億美元。這筆巨額罰款是足以讓一家跨國公司破產清算的。
中企應積極保護自己的利益
一向強勢的美國“強生”敗走中國,大局已定。當一種產品利用它的壟斷地位,以偏高的價格銷售產品的時候,被犧牲的是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當我們的《反暴利法》以及《反壟斷法》并不給力,不能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不能維護《民法》的三大原則:公平、自愿、等價交換的時候,而我們的執法隊伍,又對此種不公平集體示弱的時候,中國的企業又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寫作本文,旨在呼喚中國加強對《反暴利法》以及《反壟斷法》的執法強度。強生敗局告訴我們,一家企業可以靠暴利得逞于一時,卻不可能得勢于一世。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鯨魚,可鯨魚是靠吃小魚小蝦成為地球上的巨無霸的,而與此相反的是,東北虎則專吃大型哺乳動動,吃牛羊鹿麂,可它的種群在地球上僅余幾十只,成為瀕于滅絕的珍稀物種。如果不是人類的保護,我們就只能在化石中尋找它們曾經存在的證據了。
我不知道這個《暴利與微利的寓言》能否喚醒那些外來企業的良心?不論它們如何抵抗,它們都會倒在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的腳下,誰都改變不了這樣的戰場形勢。哪怕它曾經是處在生物鏈頂端的恐龍。
此案的后續報道是:桂林中輝董事長李中表示,無論最終裁定結果如何,公司都將向“強生”索賠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