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要:當前學校各個班級中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以我班為例,我班共有學生 53名,其中獨生子女43名,占到了總數的81.1%。關于獨生子女,社會對其早有看法:任性、自信、動手能力差,意志薄弱。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自我意識較強,常常以“自我”為圓心,以“個人主義”為半徑,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如何引導學生增強主人翁意識,調動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建立一個良好班級體是我們各位班主任遇到的普遍難題。
關鍵詞:學校教學;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151-01
當前學校各個班級中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以我班為例,我班共有學生 53名,其中獨生子女43名,占到了總數的81.1%。關于獨生子女,社會對其早有看法:任性、自信、動手能力差,意志薄弱。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自我意識較強,常常以“自我”為圓心,以“個人主義”為半徑,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如何引導學生增強主人翁意識,調動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建立一個良好班級體是我們各位班主任遇到的普遍難題。那么,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一、開展“我是班級主人”主題班會,喚醒學生班級主人翁意識
新學期開學,我就利用養成教育的時間,在班上召開了以“我是班級主人”的主題班會。會上,我首先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一座大大的房子,再問:“同學們,我們現在是哪個班級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屋頂上寫上“初一(2)班”幾個醒目的大字。接著說:“對呀,我們都是初一(2)班的,初一(2)班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從現在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就是這個家的家長,而你們就是這個家里的小主人。作為這個大家庭里面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為它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它增光添彩。”隨后,順勢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怎樣把我們共同的家建設得更美好?你能為我們的家做些什么呢?最后,還讓學生在房子里寫上自己的名字。讓學生通過第一次班會,初步樹立起班級主人翁的意識,調動起了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二、積極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明確自身承擔的責任
運用集體力量,開展自我教育活動。在我的工作實踐中,我盡量發動全體同學積極參與班級各項事務。從衛生、考勤、服飾、發型到壁報宣傳、班會設計、班規制定,都由同學管理起來,從陌生到熟悉,從不知所措到運用自如,每個人都在自覺的關心愛護管理著集體,又都在自覺的接受著班級的管理,互相幫助,互相激勵,互相監督,借助于集體正面的力量,影響教育學生,培養他們優良的個性品德,明辨是非,改變不良心態和行為習慣。
我班上的一位李同學,成績并不很好,但他在做值日時卻很認真,不怕臟,不怕累,在班級參加運動會,外出等活動時,他主動幫助老師,班干部搬運東西,清理衛生,任勞任怨。我抓住他這個閃光點,多次在全班范圍內表揚他,下來找他談話也十分贊賞他的優良品質,同時有旁敲側擊讓他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他有些慚愧的說出自己上課不認真聽講,有時作業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等的缺點,并表示一定要努力改正這些不良習慣,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學生,不讓老師失望。我們老師就要以自己的心聲激發學生的所思所想,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使它內化為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坦誠相待的道理,教育效果相當明顯。
三、確立明確的目標,給學生前進的動力
班級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有明確的方向、共同的目標。這種目標應符合教育目的、適合本班實際情況,并被學生們自覺的接受。建立目標機制是創建優秀班級體的關鍵,班級體就是在一個個目標的實現中逐漸形成的。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這樣的班級體才更有凝聚力,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才更有動力,才能促使學生培養自己的時代感、責任感、緊迫感從而滿懷激情的向集體提出的目標前進。班級目標必須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分階段、分層次。同時要把長遠的前景目標分解成有機聯系的近景、中景和遠景目標。當一個目標實現后就立刻提出新的目標,前一個目標是后一個目標的基礎,后一個目標是前一個目標的繼續和發展。逐漸向遠景目標發展,而班級在爭取共同完成奮斗目標斗爭中才能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四、定班規,大家做主
班級日常的規章制度,是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準繩,面向的是每一位學生,具有廣泛的針對性。要想制定出一套學生愿意遵守、樂于遵守的規定,必定要能體現絕大多數學生的要求。如果能發動學生參與到班級各項規定的制定活動中,引導他們群策群力,發揮集體的力量,根據他們自身實際去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不但可以保證班規的公正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還可以提高學生遵守的自覺性,有效地保證今后的落實。此外,由學生自主制定的班規,代表的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利益和要求,具備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激發學生自覺維護班級榮譽,在班級形成積極的輿論環境,有效地抑制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
五、轉后進,大家幫助
增強后進生的主人翁意識,落實“全員參與”的班級管理目標,是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體極為重要的一環。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要讓他們在班集體中找到“歸屬感”。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摘掉“有色眼鏡”,讓他們找到并發揮出自身優勢,樹立信心,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時,班主任還應發動班級其他同學對他們積極關懷、團結互助、平等交流溝通,不歧視、不遠離,為他們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讓他們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他們有“用武之地”,發揮他們的優勢,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勤于觀察、細心發現、公平對待、及時肯定、大力褒揚,“不拋棄、不放棄”,做到“人盡其才”,力求班級事務的“全員參與”。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生真正發揚了主人翁精神,成為班級管理的積極參與者,沒有自卑,沒有散漫,有的是競爭與合作,享受著成功的喜悅,我們(2)班就形成了以人為本、和諧友愛、蓬勃向上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