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兵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運動技術教學?新課程理念下的運動技術教學應該是什么樣的一種形態?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與學應該是什么樣的雙邊關系?在運動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和狀態?這些問題是實施新課程、新理念以來我們體育教師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們一線體育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運動技術;課堂;師生;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73-01
筆者根據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以及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有如下認識:
一、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定位運動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地位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我們進行體育與健康課教學的前提條件。這一指導思想應該貫穿我們教學中的年度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的始終,本著這一指導思想去制訂我們的教學計劃,去挖掘教材和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然后去上課,做到事半功倍。離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我們的教學就有可能成為嘩眾取寵和夸夸其談的表面文章,而且課堂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同學之間根據自己的表現和通過對他人的觀察判斷,相互探討、借鑒相互間的技術動作,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成功之處,使每個同學都明確在以后的練習中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向哪個方向發展。
教師要抓住課堂的基本理念是“健康第一”,以學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去設計每堂課,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去準備一堂課,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收獲自己的成功感和成功的喜悅。總之,體育與健康課教學的前提應該是“健康第一”,脫離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不會有完整的教學,教師就回到了以前的教書先生的角色,學生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個性,這樣的教與學是難以想象的,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運動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角色的定位
新時代教師與新課程同行,新理念賦予我們體育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體育基礎知識、衛生保健理論、基本的運動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開發智力,增強體質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新理念對我們體育教師的要求和角色定位。要想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 ,必須注意如下環節.
首先要組織好。任何一堂課的實施都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成功的組織策略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在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引導者,可想而知,合理高效的組織策略,恰到好處的引導方式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搞好互動。“互動”也可以理解為“參與和共同學習”。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為學生做出優美的示范動作,這是運動技術教學的前提條件。假如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隨機隨時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去,與學生積極的因素互動、共同發展。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體差異,與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成為共同的學練和比賽的伙伴,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會大大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氣憤也會更加輕松和諧。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產生的運動技術學習效果遠遠高于“教師說,學生做,學生練,教師看”的教學效果,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對教師角色定位的核心之一。再次要學會聆聽。新課程理念下的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也是教師認真聆聽的過程。學生在面對一個新的運動技術教學內容時,肯定會產生很多的疑問,產生疑問他們肯定要說出來。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和實踐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對教師說出來的疑問只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很少的一部分,甚至這些疑問是他們可以解答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熟練的內容,實際上大多數的運動技術方面的問題是在和同學們之間交流的”。教師聆聽學生之間的探討過程,仔細分析他們所產生的問題,然后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點和差別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效果更好。最后要學會欣賞。教師要時刻關注那些領悟動作比較差的同學,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即使這些同學的整個動作看起來仍然很不好,但是教師也要抓住那些學生在學習動作時的個別環節給予鼓勵,同時耐心的指導他的不足之處,使其盡快掌握和提高該項動作技術,通過對學生學練時到位的鑒別和欣賞來幫助學生樹立起面對困難、挑戰困難的自信心。
三、運動技術教學課堂中學生角色的定位
新課程理念要求充分和絕對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也是課堂的主宰。
教師要注重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凡是學生知識、經驗、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在其中只是創造條件,指導幫助,使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參與管理,參與評價。為學生營造了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把健康與生存、學習、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使用學生學會健身、學會創造,從而實現育體、育心、育人,身心和諧發展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往學生在教師心目中單純接受知識的個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教師滔滔不絕的理論講解過程變成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和探究過程。
四、運動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角色定位
教師與學生因為各自成長的環境和時代的不同,對于同一問題的理解、認識和心理感受會產生自然而然的差別,這些差別就會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就要正確面對因師生差異而產生的教學落差和心理落差,教師對于這些問題進行適當的調節和控制,特別是對心理落差的調節更是師生加強交流和溝通的關鍵,從而逐漸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心理智能的和諧對接。學生感受到教師為他們帶來的關懷,感受到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從而使雙邊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對課堂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