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雷
摘 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讓他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主動積極的學習。
關鍵詞:快樂教學;數學“口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05-01
新的教學理念倡導教學的互動,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然而初中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尤其是數學中與中考壓軸題相似的綜合題破費時間,一般中等程度學生需花時兩個小時左右),學生每天疲于應付作業,對數學產生一種嚴重的冷漠與抵觸情緒。當然,原因是很多的。但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與新課改的格格不入。
首先,我覺得應改變滿堂灌的習慣。我覺得上課就要像“考試”一樣緊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因為時間是個常數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也是個常數,那么只有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任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所以,我通常以典型例題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點撥,又及時向學生推出變式題型幫助他們突破難點。老師精講學生多練,把握課堂上的時間,課后作業少留以避免學生滋生厭煩心理產生抄襲行為。
其次,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樂意學習。興趣可以引導和推動一個人將注意力放在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中從而獲得創造的成功。
一、抓時機,把握好起始階段的教學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在剛拿到數學課本后,教師要不失時機讓學生對數學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在“展開與折疊”的教學中,讓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認真地畫、剪、疊,又互相驗證。再如本章結束時舉辦一次自由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較差的同學能不能學好啊等等問題,通過實踐和討論排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和陌生感。
二、注重學科協調,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文科知識和數學趣聞,結合教材說說數學史上公式、定理等發現過程,講講數學史上的難題是如何被解開等等。
三、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1、培養閱讀習慣。閱讀前先出示閱讀題,閱讀完畢后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有進步的學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2、培養討論習慣。教師設計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情境中積極探討,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和分類討論的題目。比如,在“絕對值”和“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時。
3、培養觀察能力。一般學生對圖形、實驗的觀察比較感興趣但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觀察。可以邊觀察、邊提問、邊討論。比如,在“平行”教學中先要求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回答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
4、培養小結習慣。經常強調學生自己去歸納、小結,記憶效果更明顯不易遺忘。
四、適度提倡數學“口訣”
在數學教學中一些概念學生難以理解、記憶,如果教師能在教學時用文字加以提煉、濃縮,是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貯存和運用的。比如:合并同類項中“說起合并同類項,法則千萬不能忘。只求系數代數和,字母指數留原樣”。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中“同號相加一邊倒;異號相加“大”減“小”,符號跟著大的跑;絕對值相等“零”正好。“大”減“小”是指絕對值的大小”。因式分解中“一提二套三分組,十字相乘也上數。四種方法都不行,拆項添項去重組。重組無望試求根,換元或者算余數。多種方法靈活選,連乘結果是基礎。同式相乘若出現,乘方表示要記住”。數學口訣可以說是數學對象語言表述的“文眼”,也是數學簡潔美的具體體現,學生在深刻理解有關內容的前提下,用寥寥數字就可抓住要領,十分便于記憶,有的甚至可以收到過目不忘的效果。
再次,多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三視圖”教學中,把學生分小組每組發若干“三視圖”紙片,然后每組推薦上臺演示堆砌出立體圖形;在“軸對稱”教學中選兩名學生上臺表演動作的模仿秀,讓學生們在一片笑聲中掌握其性質。
最后,讓學生有挫折體驗,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讓他們感到即使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也能解決困難,把遇到困難的不快轉化為克服困難的快樂。因為現在的孩子都為難情緒嚴重,往往表現決心很大行動卻遲疑不決,同時以遇到失敗總是找各種原因很少反思自我。因此,在教學中要設置一些障礙,這些障礙從小到大,讓學生感受到挫折,使學生嘗到越過障礙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還能讓學生明白自己不能順利解決此問題是由于哪方面知識的不足造成的,經過這樣的訓練后學生的解題能力自然會一步步提高。
總之,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語言。因此,學習數學不僅僅是計算、證明,還要會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去創新。信息時代數學與我們生活聯系更加緊密。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會在學習中發揮創造力,才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獲取成功。
參考文獻:
[1] 王先谷.初中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初探.科學咨詢,2007(22).
[2] 彭 實.談適度提倡初中數學“口訣”.科學咨詢,2008(20).
[3] 高永紅.淺談初中數學快樂教學.科學咨詢,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