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華
摘 要: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87-01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那么,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養成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
課前準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級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為了讓學生做到課前準備充分,我們要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經常檢查、督促、講評。我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訓練中,采用多表揚、多獎勵的措施。例如:上課鈴聲停止前,哪一個小組將課本、練習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學具準備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會給該組表揚并每人獎一顆小星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使學生逐漸“習慣成自然”,養成了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
二、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小學生思維活躍,又比較好動。在課堂教學與學習輔導中,要抓住這一特點,注意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要善于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并適時給于鼓勵。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心不在焉,就不可能學好數學。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學習的習慣,教師要采取多種手段,力爭使課堂多姿多彩,吸引學生,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的習慣。引導學生獨立為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為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后,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么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避免僅與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于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愿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
四、培養學生善于質疑的習慣
思考還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其實提出問題有時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學生提出問題是從所學知識中,尋找矛盾和疑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種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有效途徑。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經常設計“自由提問”環節,鼓勵學生變換角度,多提問題,相互自由解答疑問、解決問題。
五、大膽發言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于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
六、樂于實踐的習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正處在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必須重視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實踐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折一折、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關系?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動手操作自制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交流,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樂于實踐的學習習慣。
七、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要想使學生正確地解題,審好題是關鍵。首先要教育學生學會認真審題,這是解題的基本功,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不是不會做數學題而是審題不清造成的,因此,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要想審好題就要多讀、多看、多畫、多想。有這樣一道數學題:“公交車上原來有20人,到站后下了4人,又上來了9人,現在車上一共有多少人?”如果學生復述為“原來有20人,走了4人,又來了9人,求最后有多少人?”說明學生已經理解題意了。平時多讓學生復述,多思考,讓他們學會抓住題目中的重點關系讀題審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
八、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范,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范,豎式計算時要用尺子畫等號線。對于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揚為主。低年級小學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 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總之,低年級學生由于特殊的年齡特征,光靠老師的工作是不夠的,家長的力量不可忽視。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長會向家長滲透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讓他們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和家長交流一些輔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爭取家庭輔導與學校教育達到和諧統一。只有多渠道、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