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軍
摘 要:有效的課堂應該是以“效率為先,低耗高效”的課堂,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應當是優質高效的。有效的課堂應該是公平的課堂,應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宗旨,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找回自我,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發展。
關鍵詞: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課堂教學是老師完成其“傳道”“授業”“解惑”任務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發展智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達成教學目標,又能讓學生多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談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筆者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上歸納了以下幾點:第一,讓學生喜歡上你,進而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除了教學,還應多關心學生,使學生不僅覺得你是一位師長,更像是自己的親人;第二,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第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調動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與競爭。
二、增加學生心理效能,提高學習信心
有信心才會成功,初中學生學習語文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那肯定會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心態。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結果沒有把握,是當年許多中學生的普遍心態,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所必須要注意的。具體來說,教師在日常教育中的教學目標設定應該是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作文寫作教學中,就是可以把立意、構思、表達等這些技巧分開教學,避免綜合性學習給學習帶來的壓力,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增強。
三、完善策略,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有效提問。有效的提問要新穎,要具有啟發和包容性。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思維的出發點,因此提問應是經過認真推敲,能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的。通過提問要能調動學生看書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引起學生主動探索,誘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
(二)有效引導。有效引導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的引導也是必需的。
四、處理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語文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地輸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間不停地進行反饋。教師從反饋信息中了解學生學習,掌握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思路,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
五、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練習是為了配合教學設計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練習的對象為學生,學生是練習的受用者,練習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可從學生的使用情況窺見一斑。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其中的練習形成一個訓練的梯度,呈現由簡單到復雜的縱向的訓練序列。教材的語文綜合活動練習范圍廣,形式多樣,內容具體可行,關注學習的開放性,強調學生自主性,重實踐、重探究、重過程、重參與、重體驗。教學時,老師們要正確領會教材編寫的特點和意圖,切實提高語文綜合活動練習的有效性。
六、課堂拓展的有效性
語文天地何其廣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拓展能夠帶領學生走進更深遠的語文環境,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所謂“拓展求發展”。有效拓展不能忽視以文本為基礎。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語文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學生進入到文本內容和思想情感的學習中去,不論是怎么樣的拓展都不是盲目的,都應以文本為基礎。有效拓展還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拓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的內涵及外延有一個更深入更寬泛的了解,因此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七、課堂組織的有效性
語文課堂組織的有效性首先要求語言組織的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擠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語文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優美、生動、準確,富有感染力。其次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生成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內容卻占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最后教學組織要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但又要考慮到學生基礎的差異,設計面向不同學生的分層練習和分層學習活動。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實現整個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需求,進行教學策略的制定,避免一刀切或者籠統化的教學設計,而是有針對性地對教學的各方面,對學生學習的各個部分有組織地計劃和設計,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