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凌云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對個人能力和專業水平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語言文化素養和個人內涵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形勢下,語文教學內容和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對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壓力實為相當之大,這不僅僅體現在對中職學生的教學上,還體現在社會就業競爭上、人際交往競爭上。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現狀;措施
中職教育在我國整體教育中占據相當大的一部分,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培養勞動型和技術型人才,讓他們在競爭崗位時,能夠更好地進行就業和擇業。在擇業時,既考驗了中職學生的專業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也考驗了個人文化素養以及綜合素質。這些歸根究底都是在語文學習中培養起來的知識習慣和內涵。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在中職學生人生學習成長和就業等很多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改善方法進行淺談。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1.教學中學生專業知識不牢固
作為中職學生,很多學生有著不良的學習習慣,甚至有很多人不喜歡學習、不熱愛學習。由于語文作為我們的第一語言——母語,很多人會說、會寫、會聽、會用,就對語文學科不加以重視,認為語文是一門淺簡的學科,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學習。這種觀點很明顯是錯誤的,不值得推崇。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博大精深,切不能和簡單地會說、會寫、會聽能懂劃等號的。由于種種觀念上錯誤和行動上的怠慢,導致中職學生的專業知識不牢固。語文專業知識包括:現代文、文言文、詩詞歌賦、名著、口語交流以及寫作等,這些雖說都屬于語文中的一個分支,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和影響,中職學生整體專業知識不牢固,則說明了這些組成部分的不足,比如,一名中職學生現代文不好,對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主旨很難掌握,那么,在他的文言文學習中則會增加很大的難度。因此可以看出,知識都是具有聯系性的。
2.學生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有所欠缺
無論是在平時的與人溝通交流中,還是在走上社會應聘的行業崗位中,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是考查一個人綜合素質和整體素養的重要考查點。在中職學生中,很多學生并不能進行很好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較好的情況是,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不好,但是別人還能理解和聽懂,畢竟中文漢字是我們的母語,從小潛移默化的交流方式和氛圍影響,也能使我們理解和聽懂別人的話語。壞一點的情況,則會因為語言的表達不當和組織不好,而使聽話者產生誤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況有時候往往就是這樣子產生的。中職學生語言有所欠缺還表現為,中文漢字應用語法知識不牢固,導致說話時,主謂部分等錯誤情況。一個中國人尚且能聽懂有語法錯誤的句子。如果是一個外國人的話,則很難理解了。最簡單的一種情況,也是最難改正的一種現象,就是中職學生的普通話不是很好,很多中職學生語言表達時,具有很濃重的口音,在與人溝通交流中還算好,如果是在應聘中,則是很致命的缺點。沒有一家企業會招聘說話都不能讓別人舒服和聽懂的員工。
3.整體學習氣氛和個人文化底蘊有待加強
在中職學校中,中職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并不如其他類型高校中的學生優秀,很多學生由于中考成績不夠理想而選擇了中職學校。根據這一情況,也導致了中職院校的整體學習氣氛并不是很濃厚,很多學生不僅不熱愛學習,還搗亂干擾其他同學學習,導致了整體學習氣氛始終居低不上。還有就是中職院校中學生很少有人愿意在課余時間,閱讀除了教科書之外的其他書籍,很少有學生意識到加強自己個人的文化底蘊。大多數學生的課余時間都是用于消遣娛樂上面。
4.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設備簡陋
在中職教學中,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專業知識以及個人素質不強,不具備資格教授這個層次的學生,很多時候不能準確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還有就是中職學校的教學設備過于簡陋,在我國很多中職學校中,出于學生學習不積極等原因,老師上課也應付對待,學校教學環境多少年都一成不變,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助長學生的厭學情緒。
二、中職語文教學改善措施
1.加強鞏固專業文化知識
這一現狀,要求中職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鞏固學生的專業文化知識,為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同時,這也要求中職部分學生應該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教師也可以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用更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時,一定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對語文專業知識,要帶著謙虛的心態去學習,不懂的問題多問老師,多和同學溝通交流,交換意見。要堅持背誦基礎以及重點知識,讓語文基礎知識成為其他方面進步強有力的支撐,也為語言的表達和組織以及寫作等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加強鞏固知識不僅僅只能停留在背誦讀記階段,還需要多做一些老師布置的練習,以及需要的同學可以自己購買一些習題進行鞏固,所謂“溫故而知新”。通過這些方法和改善途徑,中職學生的語文專業知識定能得到加強。
2.重點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既然語言表達和組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就需要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對中職學生的語言語音面貌進行改善。比如,學生可以通過早讀跟隨文章錄音進行朗讀,朗讀練習是改善學生語音面貌最好最快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只有多說多改,才能有進步。還可以跟著中央一套的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的主持人說話水平都是達到普通話一級甲等水平的,長時間地跟讀,有利于改善語音,以上是語音方面。對于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則需要中職學生除了學好語文專業知識,還需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多聽多看多想,看別人是怎么說的,怎樣說能夠變得更好聽,更有藝術感,讓別人聽著舒服,自己說著自然。對于語言組織能力,則需要中職學生在語文專業課學好語文語法知識,在平時說話中注意語言的運用,嚴格要求自己。好習慣是逐漸養成的。對于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學生多閱讀,增加自己的語文知識閱讀量和積累,這樣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3.多閱讀,多聽,多思考,確立終身讀書觀
要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生不足的問題,就需要學生在學習中要多閱讀,多聽,多看,多思考。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體,沒有了學生的參與和思維迸發,課堂效率則不能得到提高。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不僅僅是幾年的學習生涯就能窮盡知識的。這需要學生確立終身讀書觀。以興趣為支撐,以需求為保障,終身學習語文知識,積累語文素材,培養語言文化素養。提高中職語文教育的整體學習氛圍和個人綜合素質。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學生確立終身讀書觀,語文老師可以定期推薦學生讀一些文化或者有益于學生發展學習成長的書籍,可以組織讀書活動,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從而更長遠地幫助學生確立終身讀書觀。
4.整頓教師隊伍,提高整體綜合素質
在中職學校中,教師隊伍作為引領學生學習的先鋒,首先自身一定要具備強硬的專業文化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地教授學生文化知識。如果一個教師的專業知識不強,則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接受能力。中職語文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用自己的素質在日常生活中感染學生。因此,學校領導在招聘時,不能僅僅看中應聘教師的專業素質,還要重點考查整體素質水準。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善于并且準確地引導學生走出誤區和瓶頸,這些都是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作為一名知識的引導者,中職語文教師要本著負責的態度去進行教學;作為一名知識的學習者,中職學生要本著謙虛謹慎的態度去參與教學;所謂“教學相長”,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裴旭煒.淺談提高中職語文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課外閱讀,2013(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