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圖 Pictures_劉 冰 錢永彬
10月19日上午,一場秋雨不期而至。登封市供電公司少林供電所員工張先鋒和常曉峰冒雨沿207國道向少林寺景區方向巡視線路和設備。一天兩遍,每遍要檢查11千米道路上的13個配電箱、180基線桿、24處臨時電源點。
10月19日至10月22日,第十屆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在鄭州舉行,為確保武術節的順利舉行,鄭州供電公司230余名保電人員從10月1日就開始了這場保電攻堅戰,為這次的“武林盛會”添上了一抹絢爛的電力元素。
“柱哥”是這次武術節保電隊伍里最流行的一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看管道路兩側擺放氣柱的負責人。
根據本屆武術節組委會的安排,10月19日開幕式當天,從鵝坡武校到少林寺山門沿途9.1千米的道路上,7萬余名武術愛好者將進行武術展演。為了烘托氣氛,沿途的每一個十字路口的道路兩旁,都擺放有紅色的氣柱,上面懸掛著“喜迎八方賓客”“少林武術甲天下”等宣傳標語。

圖.保電人員在塔溝武校萬人武術表演現場值守
這樣,在近10千米的道路上的6個十字路口,為48個氣柱供電的12處臨時電源點,是少林武術節現場臨時電源最多的,也是情況最復雜、突發狀況最集中的。
在登封市207國道與武林公園十字路口處,筆者見到了蹲在氣柱后面的“柱哥”張學強。他一會兒用手拉直氣柱上面懸掛的標語,固定氣柱拉線,一會兒又眺望遠處即將開過來的嘉賓車隊。“如果有風或者車隊到達十字路口剛好是綠燈快速通過時,氣柱肯定就會來回搖晃,說不定就會有危險。”張學強說。接受采訪時,張學強不時擦拭被雨水淋濕的臉頰。雖然精彩的武術表演近在咫尺,但他卻沒有時間觀看。
“這沒啥,少林寺聞名天下,每次武術節來自全世界的武林豪杰匯聚在這里,咱做點犧牲也值了!”雖然語氣中帶著些許遺憾,但卻有掩飾不住的自豪。
陳為民的職責是負責監控少林寺山門“九和天下”主會場西側的主控柜。今年43歲的他是一名有著近20年保電經驗的老將,這次是他工作生涯中的第231次保電之旅。從10月16日開始,他就在少林寺的山門前開始了24小時值班工作模式。
“雖然經常參加保電,但為兩年一屆的少林武術節保電,心情還是挺激動的!”陳為民說。
本屆武術節歷時4天,共有63個國家和地區的207個團隊、1870余名運動員報名參賽,還有國際武聯官員、駐華使節等出席,在人員規模上超過了往屆。對于承載著電力保障任務的電力人來說,更是一次重大的檢閱和巨大的挑戰。
陳為民在本子上記下了一串串數字:“這些數字是監控主控柜負荷的實時記錄,主控柜是本次保電的核心。少林寺山門前、塔溝武校萬人表演場、少林寺景區大門及內外場的所有電源都由該控制柜送出。我要時刻監測電流的變化情況,確保主控柜運行正常,一刻也不能分心。”
據保電組副組長張先鋒介紹,為防止外力破壞和現場保障,鄭州公司要求全體保電人員全方位、全過程、全時段值守,對設備進行定期測溫、測負荷,保證設備零缺陷運行。
像陳為民一樣,負責鄭州47中體育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等3個主要場館保電工作的64名電力員工在武術節期間都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職守在現場。
“如果現場電源突然停電了,新的備用電源可以瞬間連接上,這個‘瞬間’的概念就是,現場觀眾不會有任何停電感覺,電視畫面也不會有絲毫波動。”10月22日,在此次武術節閉幕式現場,保障分隊負責人王志斌告訴筆者。
為確保現場的可靠供電,開幕式主會場配置了一臺UPS電源、兩臺315千伏安移動電源車和兩臺250千瓦發電機,全程啟動“熱備”狀態。
“在設置主備供線路的基礎上,再配備發電車、發電機和UPS電源,便形成了‘四重保險’,即使出現主備供、發電車、發電機全部失電的極端情況下,UPS電源也能保證比賽所有設備的正常供電。”王志斌介紹道。
武術節期間,鄭州公司還通過科學調度,優先保障武術節活動場館的用電。“高科技設備加上人員的科學操作和調度,是我們這次成功保電的基礎。”王志斌說。
“聽到閉幕式現場發出的陣陣歡呼,我的心總算落地了,這些天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終于可以回家睡一個安穩覺了。”22日保電工作結束,王志斌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