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圖 Pictures_張龍峰 劉偉韜 許延靈
班組作為企業人員數量最多、最小的管理單位,是企業的細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質量和安全。如何實現班組的有效管理,是班組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孟津縣供電公司以創建國家電網公司達標班組為載體,把班組建設的著力點放在狠抓基礎上,大力推進班組管理規范化和精細化,多舉措積極探索基層班組建設方法,有效提高了班組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班組全面建設之路。
制度是管理的基礎,釋放班組的活力,必須要健全完善班組建設各項制度規范,探尋班組建設的新載體、新機制和新方法。在這一方面,孟津縣公司進行了積極探索。

1.孟津縣公司第一操作隊班組的笑臉墻
建立制度,加強考核。孟津縣公司成立了班組建設工作小組,修訂《孟津縣供電公司班組建設管理規定》,確定了班組建設考核細則,為班組建設提供了考核標準。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各部門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和所屬班組專業特性及特點,制定了詳細的考評標準和年度目標。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兵頭將尾”的班組長,素質高低決定著班組工作的好壞。孟津縣公司重視提高班組長思想和業務素質,組織班組長和站所長參加省市公司班組長專題培訓,不斷提高班組長的綜合素質,同時依托該公司、部門、班組三級培訓網絡,在全公司范圍定期開展各項培訓工作,將培訓工作與技術比武緊密結合,不斷提升班組長技能水平。
與此同時,該公司不斷拓寬職工成才渠道,通過與高校聯合辦學、定期組織技術比武、崗位練兵、QC小組等活動,建立培訓學習機制,不斷增強隊伍的創新學習能力,積極為員工搭建實踐成才平臺,逐步形成推動班組建設持續深入發展的長效機制。
良好的機制為廣大一線員工開辟了科技創新、崗位成才的通道,搭建了創新、創優、創一流的平臺。截至9月底,該公司通過中級技工以上考試人數達到19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48.6%。近四年來,孟津縣公司基層班組發表論文55篇,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9項,QC成果獲得省級榮譽3項、市級榮譽20項。

2.開展班組技能競賽
“公司為班組創新搭建了平臺,讓我們普通員工也能當上發明家。”孟津縣公司一線員工寧欣說。7月6日,由其主創的“變電站監控巡視儀”獲得了洛陽供電公司班組創新促節約勞動競賽二等獎。
近年來,面對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需要,孟津縣公司把科技創新作為班組建設的領跑機,加大科技創新的資金、人員投入力度,為各班組成員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搭好“支點”。同時,圍繞企業中心工作,該公司通過創建知識技能型班組,開展技術練兵、技術攻關、“五小”發明、QC小組等活動,激發班組創新活力,建立了創新激勵機制和創新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實現創新增效,使班組這一企業最基礎的“細胞”在創新過程中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團隊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孟津縣公司充分發揮班組長領頭雁的作用,加大對班組引導激勵。“王虹班組(站)長工作室”即是該公司發揮優秀班組長的示范引領作用,引領班組員工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的最佳案例。
近年來,“王虹班(站)長工作室”團隊積極創新,連續獲得“安全生產先進班組”“工人先鋒號”“金牌班組”“旗幟示范崗”等榮譽稱號。特別是在電網改造、變電站擴容以及綜自改造等艱巨任務中,該工作室成員勇于開展技術攻關、管理創新,有力保證了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10月18日,當筆者走進孟津縣公司第一操作隊,映入眼簾是設計新穎的文化墻、催人奮進的班組格言、精心設計制作的班組影集,一張張親情活動照片讓人感受到班組大家庭的溫暖。
“變電站就像一個‘小家’,每一位員工都是家中的一分子,在整潔、良好、溫馨的班組環境里,每個人都工作得更加開心、舒暢。”操作隊隊長說。
在班組建設中,孟津縣公司不斷開拓新思路,開展了“職工小家”建設,充分發揮一線員工自身原始的、內在的、樸素的創造力、向心力,激活班組的執行力和凝聚力。
該公司積極加強學習培訓,注重開展員工的QC活動、技能競賽、技術革新活動,打造了一流的學習型“小家”。加強思想教育,提升班員思想水平,不斷鼓勵班組成員學習新知識、儲備新技能、樹立新思想,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造一流的文明“小家”。同時,通過開展“我為企業獻一計”合理化建議月等活動,讓每位員工都成為“家”的主角。
營造濃厚的班組家文化氛圍。該公司在榮譽室懸掛了職工“全家福”照片,在生產場所懸掛安全標語、安全警示牌,把父母和妻兒的安全祝福帶到一線,讓職工時刻有家的感覺、家的溫暖,使職工在思想上始終繃緊安全弦,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班組建設,激活企業發展的大能量。三年來,該公司涌現出了14個國家電網公司達標班組、8個省電力公司達標班組和2個“六型一化”標桿班組,4個班組先后獲得各級“青年文明號”和“模范職工小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