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體質測試流程管理
教育部近期發布30年來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大學以下青少年體質整體“止跌回升”,但農村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增長加快。說明了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全國全面實施后,“陽光體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形勢較為可喜。但以上數據的真實性依然存有一定偏差,全國中小學基本上使用人工測量,導致數據有誤差,造成部分學校數據上報數據不準確。因此,針對以上問題,以使用智能化測試儀器為標準,談談如何正規地進行一場體質測試,保證高精確度及高效率地執行。
卡片通過專門的寫卡軟件將學生基本信息錄入到智能卡中,儀器主機可自動讀取和識別測試者身份信息(見圖1),并自動采集測試數據。卡片屬于非接觸式射頻IC卡,個人信息無法輕易篡改,使用期限長,耗損低,可從小學一直使用到大學。

圖1
學校根據學生人數安排工作人員,確定好每個年級的測試項目,最后向工作人員發布測試時間、地點和測試步驟,由班主任通知學生,因特殊原因或身體問題參加不了測試的學生,需遞交醫院證明并填寫申請表,由學校安排補測項目和時間。小學學生數量一般不超過1000人,配備充足的儀器可在一天內完成測試,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一個項目配1臺儀器,可根據測試項目拆分為3天,一二年級測1天,三四年級測1天,以此類推。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可在室內進行,1分鐘跳繩和跑步在室外進行。
1.檢錄進場
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帶隊管理,從低年級至高年級依次進場。由于小學生較為好動,容易因頑皮丟失或損壞IC卡,建議由班主任統一保存本班學生的IC卡,按順序遞交給檢錄員,檢錄員刷卡驗證學生信息完成后方可進入(見圖2)。

圖2
2.刷卡測試
班主任帶隊進入相關項目測試點。在每個項目測試時,班主任遞交學生的IC卡給測試員,測試員在主機上刷卡后即可開始測試。在測試開始前,班主任需告訴學生測試步驟和注意事項,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熱身時間。
測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每個測試項目應放置警戒護欄帶,避免學生扎堆而導致測試混亂。學生們在測試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時要脫鞋測試,因此,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提前松鞋帶(見圖3)。肺活量、一分鐘跳繩測試時要注意不能關閉外設的開關按鈕。50米跑和往返跑項目中每個學生都有對應的跑道,且具備監測搶跑犯規的功能,沖過終點桿時會及時感應(見圖4)。教師應全程監控學生是否竄道,避免成績產生錯亂。

圖3

圖4
3.學生離場
班主任點齊人數后再帶隊由出口處離場,帶隊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是否有學生掉隊,并讓班長和體育委員同時監督,保證班級秩序。
當天測試完畢后,利用數據采集器采集測試主機的數據(見圖5),由于使用2.4G無線傳輸模塊,可以多臺主機同時上傳數據,幾分鐘內即可將上千名學生的數據采集至電腦軟件中。“恒康佳業”的學生智能管理軟件擁有國家數據上報接口,工程師設置好每個年級的評分標準,軟件可根據不同年級、班級、男女自動分析出不同類型的數據,教師根據2014年數據上報要求將數據直接上報至“學生體質健康網”中。

圖5
(本專欄稿件由恒康佳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