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熒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內容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機。”閱讀是中學語文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所以搞好閱讀教學非常重要。采取多種措施,激勵學生產生閱讀的動力,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自主閱讀,樂于閱讀,學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做法:
一、給學生提供有關的閱讀資料
書,是社會,一本好書能陶冶人的情感和氣質,使人高尚。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為學生提供有關的閱讀資料,讓學生有書可讀。具體做法是:(1)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每人帶幾本書放在教室里互相借閱;(2)到學校圖書室借書。讓學生用自己的借書卡,向學校圖書室借書閱讀。(3)鼓勵學生買書,然后圖書共享。學生利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書、訂報,大家相互借用。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的資料,同時讓學生養成了買書、讀書、相互幫助的良好習慣。
二、為學生營造閱讀的氛圍
只有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學生才能潛心閱讀,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1)采取多種閱讀方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自己挑選的刊物,可以采用或自主朗讀、學
生合作閱讀、師生共讀、或小組競賽讀等。(2)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利用晨讀、自讀課以及閱讀課的時間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嘗試教師、家長、學生共讀一本書,與學生一起感悟、探討和交流。(3)利用多種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可以開展讀書展示會、讀書交流班會、讀一本好書研討會等,為學生營造閱讀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我要讀書”的強烈愿望。
三、實施激勵措施
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非一朝一夕養成,需要學生的不斷努力,
以及教師和家長的不斷督促。為了讓學生能保持長久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適當采取激勵政策。例如,定期進行閱讀比賽,評出優勝者,并進行適當的表揚和獎勵。對那些閱讀能力提高較快,閱讀數量較大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會增加他們堅持的信心,從而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閱讀既能培養學生感受文字、理解文字的能力,也能加強學生欣賞作品、評價作品的技能。所以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閱讀教學,因為只有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了,他們的視野才能開闊,才能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王壇鎮中學)
編輯 楊 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