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霞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對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識字教學;注音識字;游戲識字
在多年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到,識字教學的發展是教師在識字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方法,以便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識字,推動識字教學的更好發展。我通過對新課標的研讀,結合教材和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以下識字方法,供大家探究。
一、注音識字
注音識字是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一種識字方法,也是兒童在識字初最有效的方法。注音幫助孩子們識字,一年級孩子剛學完拼音,他們可以借助拼音來識字,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故事書,獨立完成閱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借助拼音認識了很多生字后,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相信他們一定會更樂于識字。
二、形象比較識字
“形象比較法”就是根據字形特點,將生字比成某種具體的事物,使之形象化,便于兒童的理解。比如,教學“傘”字時,可以來幫助學生分析,“傘”就像一把傘,“人”是傘面,“ソ”撐傘的傘撐,“ー”是傘卡,“ㄧ”是傘把,這樣既形象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猜謎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有好多學生明明剛才還認識這個字,可只要把生字挪個位置,他就不認識了。這就說明學生根本就沒有記住這些生字,只是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記了個大概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采用漢字音、形、義的結合體這一特點,把“午”字編成這樣的字謎:“遠看像頭牛,近瞧沒有頭,要問是啥字,看看日當頭。”學生一下子就能猜出來答案。這樣也可以防止學生寫錯字,沒有頭就不能把一豎寫出頭。又如,在寫“非”時,有些學生總是把三橫寫成四橫,說了很多遍還是錯,我靈機一動編了這樣一則謎語:“一個豬槽兩頭通,六頭小豬兩頭拱。”學生一聽有趣極了,以后再也沒有人寫錯這個字了。這些喜聞樂見的謎語,學生容易接受,學起來興趣濃,效果好。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我曾在班里舉行了一場以猜謎語為主題的識字會,每個學生都可以用彩色卡紙制作成自己喜歡的圖形,在上面寫三則自己喜歡的字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意、無意地就認識了很多的字。實踐證明,學生自己通過編字謎記憶的字往往印象較深,也不易出錯。
四、游戲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思想容易開小差。如果在課堂中一味讓學生識字,就無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因此,運用游戲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語句優美的課文,如《一幅美麗的畫》,我就引導學生從“畫”入手。在學習《秋天的圖畫》一課時,我顯示內容空白掛圖,準備好相應的圖卡,反面有生字詞,讓學生添畫,并說明“添畫”的理由。“金黃的燈籠是鴨梨,紅紅的臉頰是蘋果,燃燒的火把是高粱……”同學們爭相上來添畫著色。當一幅畫完成時,學生對課文內容已完全掌握,真正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又如,我們經常采用的“開火車”的方法,可以了解學生對一個字的熟悉程度,但用的多了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我們可以對此進行改良,火車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方法,可由學生自行選擇。這種方法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極大的益處。
當然“游戲”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接龍”“啄木鳥醫生看病”等來幫助學生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創新。
五、故事識字
兒童的天性就是喜歡聽故事,那些美麗的童話故事、睿智幽默的寓言故事,對他們的心靈、思想都產生著影響。一個漢字就是一個美妙的故事,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如“籃”字,籃是竹字頭,可籃球又不是竹子做的,為什么會是竹子頭呢?這個懸念的設置,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原來籃球運動始于美國,起初并沒有籃板和籃圈,而是在樹上掛著一只竹籃,把球往竹籃里投,就這樣,隨著籃球運動傳入我國,籃球一詞的意譯也進入了漢語,沿用至今。學生了解了這一歷史以后,就不至于把籃球寫成“藍”球了。又如“影”,可編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陽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簡單形象,學生的記憶效果較好。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兒童閱讀寫字的基礎。把好識字教學這一關,幫助兒童在一種快樂、和諧、輕松的氛圍中識字,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還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更為日后的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