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育
摘 要:時下許多學校都對教師的教案書寫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每節課后要有課后發思。可是怎樣撰寫課后教學反思,就成了一個難題,為了使大家能夠對撰寫課后教學反思有一個準確清楚的認識,并能夠掌握書寫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總結出了幾點撰寫方法進行分享。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課后教學反思;撰寫方法
時下許多學校都對教師的教案書寫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每節課后要有課后發思。但是當前許多中小學教師對撰寫教學反思的認識還不準確。筆者認為: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鑒于此,筆者總結出了如下幾種教學反思的寫法,分享如下:
一、宏觀寫法
1.寫得意之處
寫得意之處,就是把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同行或專家一致好評的做法詳細地記錄下來。其目的是積累教學經驗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一般情況下,寫得意之處可以從“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等方面進行。
2.寫失誤之處
寫不足之處,就是專門記錄自己教學中的失誤或者教學設計的敗筆。其目的是給今后的教學提個醒,以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寫不足之處就是對剛剛教授完畢的課堂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并把造成失誤或敗筆的原因以及今后改進的措施寫出來,使之成為今后教學時可以借鑒的依據。一般情況下,不足之處可以從教學準備、教學設計、課堂評價、作業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
3.寫機智之處
寫機智之處,就是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理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或者說是智慧的火花記錄下來。其目的是抓住課題教學中稍縱即逝的教學機智,為今后的教學積累經驗。一般情況下,教學機智可以從改變教學預設、課堂中發生的意外事件時的機智處理措施、發生學生群體特殊反應時的特殊處理等幾個方面進行。
4.寫創新之處
寫創新之處,就是記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創新之舉。其目的是積累課堂教育資源,尤其是學生資源。一般情況下,師生創新可以從教學實際中教師的創新發揮之處和學生提出的好問題、巧妙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回答問題時的答案的獨特見解等方面來寫。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5.寫假設之處
寫假設之處,就是把所上課進行反思后做出的種種假設,也就是對本節課的再教設計記錄下來。其目的是通過對本節課的反思重新設計這節課,以便將來再上此課時能夠有所創新與改變,以免重蹈覆轍。一般情況下,寫假設之處可以從課后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方面進行。這樣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假設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微觀寫法
1.設疑問反思
設疑問反思,就是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細致入微的思考。例如,例題設置是否恰當,怎樣設置“更恰當”,怎樣才能避免“不恰當”等問題的思考。
2.換角色反思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項交流活動,教學設計通常是從教師角度出發設計的。而對一節課的設計從學生角度看就會產生新的思路。因此,反思中要注意換位思考,不僅要從教的角度考慮問題,還要從學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增強反思的深度與客觀性。
3.換時空反思
環境、時間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每個教學細節都有其發生、發展的時空特性,一堂課、一個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失敗都有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為成功或失敗就放過或忽略潛藏在其中的問題。
4.創新型反思
注重思維的設計性是培養創新思維的要點。假設是邏輯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種假設就代表一種新思維、新概念,甚至能產生與已有的問題相悖的結果。反思中提出一個假設,就可能是在發現問題后尋找到的解決問題的一把鑰匙。
5.對比型反思
對比體現差異,聯系體現銜接。如果我們留心思考,同樣的教學內容,上第一遍與第二遍所采用的方法、教學效果不完全相同;一般的,一個教師上兩個班級的課,講授相同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也不完全相同,要認真思考為什么在這個班級效果好而在另一個班級效果不好。通過橫向、縱向的聯系和對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許多新的問題。
課后教學反思,既要從教育思想和教育規律的大處著眼,又要從教學活動的細節入手,課堂情境的設置、學生活動的表現、作業難易的安排、教學語言的運用等都可以成為反思的角度。要以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為核心,理論聯系實際,避免脫離了教學實踐而空談理論的反思。我們要通過反思,不斷改進、完善教學過程,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富有特色。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