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芬
摘 要:綜觀當代中學生,往往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物質財富是通過勞動得來的,更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要去創造財富,以感恩回報父母、社會乃至國家。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使之感恩于祖國、社會、學校、父母、親人和朋友,長大之后成長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是學校德育教育中育人的基本目標。通過對臺灣忠信學校的“以道德教育為本”的學習,談談作為學生應有的責任心,即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和對祖國負責。
關鍵詞:道德教育;責任教育;創造財富
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我們的中學生中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學校的責任是什么。他們沒有認識到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紀律是自己的責任,也沒有認識到在校認真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更沒有認識到維護學校和班集體的榮譽是自己的責任。而臺灣的忠信學校在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在忠信學校,沒有一個工人,沒有一個保衛,沒有一個大師傅,一切必要工種都由學生自己去做。由此,我們就要教育中學生對自己高度負責。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做到“自己的責任自己擔”。中學生應樹立遠大理想,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充實的高價值的人生。作為中學生,進行各學科的學習是主要任務,也是公民的義務,只有學會并掌握了知識本領,才能談得上為他人服務、為班集體爭得榮譽,從而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盡更大的責任。為此,作為學生就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現狀,總結出影響自己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探討并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力,爭取考入理想大學,最終回報老師、父母、社會,回報祖國和人民。
我們還從小就教育孩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在學校要尊敬師長,關心同學,幫助他人,主動承擔對周圍事物的責任,學會對對他人負責。在臺灣忠信學校就是這樣:如果教室很臟,校長問“怎么回事?”假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報告老師,今天是32號同學值日,他沒有打掃衛生。”那樣,這個學生是要挨揍的。在忠信學校,學生會這樣說:“老師,對不起,這是我的責任。”然后馬上去打掃。燈泡壞了,哪個學生看見了,自己就會掏錢去買個安上,窗戶玻璃壞了,學生自己馬上買一塊換上它──這才是教育,不把責任推出去,而是攬過來,主動承擔對周圍事物的責任。我們教育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禮貌待人、助人為樂;要學會關心同學,關心長者,關心一切需要關心的人;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要有“你得到幫助,我得到快樂”的胸襟,能有這樣胸襟的人就是能認定“吃虧是福”的人。在忠信學校,校長常教育學生“吃虧是福”。
總之,學習忠信學校的道德教育我受益很大。我不禁喝彩!為我們的教育喝彩!因為我們有了忠信學校的道德教育觀指導幫助,值得慶幸!……忠信的德育讓我們大陸的師范生今后走上講壇之后,秉承高老師的愛國教育——以道德教育為本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以至子孫萬代。忠信的德育對我們在職教師來講也是很深刻的,值得我們深思。學習忠信的“以道德教育為本”的教育,增強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學生獨立能力,使他們走到社會工作崗位后其責任心也是很強的,有了這樣的教育,我們的子孫后代才是永遠強大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中國才無愧于世界大國的稱號!這一切都得益于基于道德的責任教育。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當代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棟梁之材。作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以道德為本,教會他們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和對祖國負責,從而使他們真正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有美好的未來!我們的未來才不會是夢!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開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