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摘 要 職業倦怠是個體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產生的一種心理與行為狀態,對個體的工作、生活有著消極的影響,檔案人員的職業倦怠現象也嚴重影響著檔案工作的開展。本文從檔案人員職業怠倦的表現及成因方面著手,提出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 檔案員工 職業倦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71.6 文獻標識碼:A
On University Archives Staff Burnout Phenomenon
SUN Lili
(Zhejiang University Archiv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Burnout is a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in the long-term work stress generated by the individual's work and life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job burnout phenomenon archivists also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duct archival work. From the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weary and causes of performance aspects, propos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archives staff; burnout; countermeasures
1 職業怠倦的內涵
職業倦怠是個體在工作壓力下產生的身心疲勞的狀態。美國心理學家弗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描述并界定職業倦怠(burnout),他認為職業怠倦是一種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的癥狀,由于工作強度過高并且無視自己的個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憊不堪①的狀態。
筆者認為, 職業倦怠是個體在從事自己本職工作時付出太多情感和精力卻得不到相應的價值認可,特別是面對工作壓力時產生的情緒耗竭并且經常感到身心俱疲,導致對工作產生的消極狀態及低成就感。
2 高校檔案工作人員職業怠倦表現及產生原因
瑪詩勒認為,職業倦怠有三個核心特征:情緒衰竭、非人性化及低個人成就感。高校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怠倦主要表現在態度、情感和自我工作評價上,其具體表現為:對工作喪失熱情,常常感到筋疲力盡,容易情緒極動、煩躁;對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評價缺乏認同感,經常妄自菲薄,工作態度消極、服務質量下降,工作效率低、缺乏主動性,對前途感到無望。這種消極、否定的情緒、態度和評價,不利于員工發揮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影響工作的開展。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職業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論,他們認為,員工與工作在工作負荷、控制、報酬、社交、公平及價值觀沖突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現職業倦怠。高校檔案工作人員產生職業倦怠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工作超負荷、工作壓力過大
檔案人員主要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常規檔案、特種檔案及人事檔案,并進一步對檔案的有效資料進行編研。隨著近年來高校對文化的重視程度,檔案收集、利用、編研工作也大幅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檔案人員的工作力度,加重檔案人員的工作量,超過了個人的承受程度。同時,高校對檔案人員的從業資格、職業目標要求越來越高,對檔案人員的專業職稱提升也越來越嚴格,這些也是造成其壓力過大,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2.2 內部資源分配不均、發展機會欠缺
目前檔案工作者普遍認為在經費投入方面不足,即使投入了經費,大多數檔案館領導更傾向將經費投入到對檔案的編研工作及對名人檔案的收集中。高校檔案館更加重視名人檔案給本館及自身帶來的名利,而忽視對常規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別是對辦公條件經費投入較少,整理人員往往辦公及操作集中在一件庫房內,也造成了從事檔案常規工作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檔案人員在高校中屬于專業技術人員,其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難度大于圖書館等人員,學校每年職稱評審通過率也低于其他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
2.3 社會地位不高,缺乏社會認可
隨著高校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檔案工作有了重要發展,但是大多數人仍沒轉變對檔案工作人員的認識,對檔案工作缺乏認可,仍認為檔案館是“養老部門”,是簡單的收藏利用工作,認為進入檔案館工作的高學歷人才是小材大用。檔案人員在收集常規檔案、人事檔案的過程中,需要學校各院系、各單位、各部門的配合,然而大多數負責人員平時檔案意識淡薄,在歸檔的時候出現缺乏應有的材料,及不配合的狀態,檔案人員往往出現求人辦事的現象,嚴重影響檔案收集工作,打擊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檔案人員在提供對外服務的過程中,為檔案利用者提供了認證等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解決社會報酬、檔案遺失、研究困境等問題,但是仍有大部分利用者對檔案人員不尊重,認為理所應當。這些現象都造成檔案人情緒和心理的失落感,成為高校檔案人員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3 避免或消除檔案人員職業怠倦的對策
3.1 減輕工作壓力,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
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適當的壓力能夠有效的激勵個體積極的狀態,過多的壓力容易使個體產生挫敗感,因此要消除檔案人員的職業厭倦感,必須采取措施合理分工,推廣先進高效的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檔案人員的工作壓力。
職業倦怠很多情況下是一種本領恐慌,②努力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技能,是避免或消除檔案人員產生職業倦怠重要途徑。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檔案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利用檔案數字化和現代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檔案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增加檔案人員外出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多途徑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
3.2 增加經費投入,實行輪崗制度,合理配置資源
合理足夠的經費是保障檔案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檔案工作人員進行研究、提高技能的重要保障。長期從事某一項工作,往往會失去新鮮感,很容易造成職業怠倦。檔案館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個人興趣、能力與崗位需求相匹配,制訂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實行輪崗,為員工提供一個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同時能夠避免個體在某個崗位上工作時間過長而缺乏活力及消極的工作狀態。檔案管理人員要合理配置資源,重視常規檔案的整理、收集、保管利用工作,加大對常規工作的重視力度,解決檔案人員工作的基本難題,創造有利于檔案工作的環境,積極促進檔案人員在科研方面的發展。
3.3 提高檔案人員的認可度,使檔案工作人員獲得成就感
避免檔案人員職業倦怠現象的發生,更要提高檔案人員的社會地位,必須構建有利于檔案發展的大環境,提高檔案人員的社會地位。高校檔案工作應該受到全校的重視,校領導和檔案部門領導要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③協調好檔案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系,全校重視檔案的發展,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檔案人員的社會地位。
成就感是個體在完成一件事情或從事一項工作時,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覺,而職業工作時個體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成就感的主要途徑。獲得認可和成就感是自我實現需要的重要體現,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的認可和成就感,就是對檔案人員在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檔案等工作或者取得進步時給予肯定及尊重,重視其職稱職務、工資津貼、資源分配等方面的發展,使檔案人員獲得認同感成就感,以避免職業怠倦的發生
注釋
① D.赫爾雷格爾.組織行為學(上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18.
② 淺談檔案人員職業怠倦的原因及對策[J].商丘職業技術學報,2009:122.
③ 徐萍,熊彩虹,朱娟珍.關于檔案人員職業倦怠成因及其對策的探討[J].云南檔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