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劍
警示錄
在官場上,有些官員攀登半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登上了人生的頂峰。然而,他們會登山卻不會下山,在仕途接近謝幕的時候,被貪腐絆倒,栽倒在“下山”的途中。江蘇省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在“下山”途中,為誘惑所累,要趁手中有權撈一把,把兒子當“草船”,引來一支支受賄之箭,上演了一出“貪腐父子兵”的鬧劇,結果是賠了兒子又折兵。
年過花甲的王平,是一個致力于登峰的人,其動因只有三個字:“窮怕了”,他要出人頭地,登上高位,過有錢人的日子。
王平出身農家,身處底層。父親體弱多病,兄弟姐妹又多,家庭重擔全落在瘦小的母親的肩上,那日子的艱辛可想而知。王平忘不了,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家里經常吃不上飯,連青菜也沒有吃。王平從小學習努力,成績一直很好。小學畢業時,被縣里一所重點中學錄取。可是當時家里連一天三頓飯都保證不了,哪有錢供他上學!無奈之下,他拿出錄取通知書,慢慢地撕了……
這些事,成了王平的傷心事,也成了他前進的動力。他常想,要想從社會底層翻身,必靠自己不斷攀登,因為希望就在頂峰。
王平攀得辛勤,一點一滴灑汗水,一步一步留腳印。一年農民當下來,手上的老繭厚了,會干的農活多了,成為青年中的佼佼者,年僅16歲就被推選為村里貧下中農協會主席。17歲當赤腳醫生,雖然沒啥醫學基礎,但他毫不畏難,邊干邊學,除了學習打針掛水的基本技能外,還主攻中醫,以身試針,體會感覺。再加上態度端正,服務熱心,深受鄉親們的歡迎和好評。因表現突出,他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入了黨,等于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再加上奮力攀登,王平的仕途寬廣,進步很快,從村黨支部書記到縣處級干部,也僅用10多年的時間。2008年,他終于由南通市港閘區區委書記登上了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高位,成為副廳級干部,這對老王家來說,他可是開天辟地第一人。身為草根又沒啥背景,攀登到這一步,實屬不易,親友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王平實現了自己的夙愿,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上了高位,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王平深刻體味到權力是個好東西,就像“聚寶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隨著權力的增大,尤其是在當了區長、區委書記之后,他早已先人一步,由“小康社會”進入“神仙社會”,美宅、美女、美味應有盡有,逢年過節,上門送禮的幾乎排起了隊。
就在王平盡情享受權力快感、腐敗“美味”的時候,不知不覺老之將至,他已年過50。在官場強調年輕化的今天,這個歲數意味著離二線和退休越來越近了,意味著他要“下山”交權了。
可是“權癮”還未過足,好日子還未過夠,怎么辦?王平陷入沉思。如何做到既能撈錢,又不顯山露水?王平拍著腦袋,想了好幾天,結果想出了個辦法——把兒子推出來,來個“草船借箭”。自己手中有權,何愁無人射箭!
王平晚來得子,只有一個80后的獨生子,視若珍寶。2004年,小王大學剛畢業,還在找工作,當爸的自然要操心。當區長這些年來,自己為老板們不知辦了多少實事,培養出多少個千萬億萬富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把兒子托付給他們,還會有打回票的嗎?
王平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上海某建筑裝飾公司女董事長紀莉(化名),這個女人不尋常,年紀輕輕的就獨當一面搞項目大開發。當初來南通可說是舉目無親,白手起家,可自打結識區長王平之后,她先后在南通市拿到四個大項目,其中的一項就凈掙6000萬元,賺得盆滿缽溢。王平就是她的“財神”,對“財神”能不敬嗎?
一日,王平帶著兒子面見紀莉,紀莉少不了設宴款待。酒過三巡,王平道出來意。紀莉滿口答應:“王區長,要不就在你區里設個公司辦事處,讓小王來當辦事處主任吧!”王平滿意了,當即舉起酒杯:“好,就這么定了,敬你一杯!”
但一個辦事處主任的工資怎么能填得了王平的胃口?他又讓兒子在自己的轄區內開辦了一家廣告傳媒公司。招牌一掛出去,轄區內的私營老板們紛紛前來做廣告。紀莉自然不甘落后,將公司的數百萬元廣告業務全部交給了小王,小王的銀行卡里不時有巨款打進,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王平變著法兒讓紀莉給小王送錢,讓其成為兒子的“取款機”。小王有女朋友了,王平讓其將女朋友帶到上海讓紀莉看看。紀莉是何等的聰明,人還未到,5萬元的大紅包早就準備好了。這讓小王在女朋友面前扎足了臺型。
王平望子成龍心切,安排兒子去新西蘭鍍金,之前自然要吸點金。在王平的提示下,小王又從紀莉那里收下了5000美金。
不久后,王平去上海出差,順便去看紀莉。因為他介紹的一項400萬元的工程,快完工了。好處費還未給,紀莉便在王平的授意下,將20萬元打到小王的卡上,后來紀莉又幾次往小王的卡上打了數十萬元的現金。
王平一次又一次地在紀莉身上下刀放血,覺得差不多了,也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于是他轉移視線,把目光瞄向了某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老總劉福(化名)。
這劉福原是某機關的公務員,后來辭職下海,經過幾番打拼,如今事業有成,擁有億萬身家。劉福是靠房地產開發起家的。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酒桌上結識了時任南通市港閘區區委書記的王平,一來二往,兩人“熱得快”,好得像哥倆。這年年底,劉福在港閘區拍得一塊近百畝的土地,用于商業開發。這劉福得寸進尺,拍地后要求港閘區返還公司土地出讓金5000萬元,并由區政府向公司提供5000萬元的借款。這簡直是無理要求,在區委常委會上研究時,大多數人都表示反對,但王平卻力排眾議,使劉福如愿以償。
事后,王平找到劉福:“我幫了你這么大的忙,你怎么感謝?至少得給100萬元!”在這個項目開發上,劉福賺得盆滿缽溢。100萬元對他算不了什么,當即表態:“沒問題!”當問到怎么給的時候,王平答復很干脆:“給我兒子吧!”至于怎么收這筆錢,王平也動了一番腦筋,給兒子交代了兩條:一是借,就說是準備辦公司缺少注冊資金,是向劉老板借的。二是打借條,萬一東窗事發組織上來查,有借條為憑。這么一來,100萬元便名正言順地姓王了。
王平貪得無厭,但凡得到過他幫忙的老板,都要宰一刀。一家民營大企業的老板曾找王平協調資金,時任區長的他利用職權,挪用公款1000萬元,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活不能白干,王平的條件是讓兒子擔任公司監事……在人家王區長的地盤上混,就不能不識相。于是,在任命監事的董事會上,董事們很不情愿地舉手表決通過了這一公司史上最年輕的監事的任命。
這樣做了,王平仍覺得不滿足,找來這家公司的老總:“我出資讓小王入股分紅。”老總又只得答應。后來,王平通過關系搞來30萬元入了股,一夜之間小王就占該企業10%的股份,既有職務又有紅利,財源滾滾。
王平搭臺,兒子唱戲,“父子腐敗二人轉”熱火上演,一直演到其退居二線。此時的小王,已是兩家企業的董事長,個人資產突破千萬。
夕陽西下,在南通市區的一家高檔住宅小區,已經退居二線的王平,牽著蹣跚學步的小孫女的手,在小區內遛彎漫步。此時的他,心情舒暢,盡管馬上就要退休了,虧得自己聰明,在職時下手早,把兒子“培養”成了千萬富翁!
但王平高興得太早了,用老百姓的話說,“哪有強盜過八十的”。群眾雪亮的眼睛早已盯住他,法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已懸在他的頭上。
2012年5月,江蘇省紀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南通市副廳級領導王平在擔任該市港閘區區長、區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在所轄區內為其子謀取巨額經濟利益。
經省紀委初步調查,舉報屬實,即對王平涉嫌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并對其實施雙規措施。雙規期間,王平主動交代了組織尚未掌握的經濟犯罪事實,態度還算端正。
經查,王平挪用公款1000萬元,受賄120萬元。當年7月,省紀委將王平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檢察機關。月底,省檢察院對王平涉嫌挪用公款、受賄進行立案偵查,次月即由省檢察院決定逮捕,隨后由省公安廳對王平執行逮捕。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省檢察院將此案指定常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2013年1月9日,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王平挪用公款、受賄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王平的行為不僅嚴重侵犯公共財產的使用權,還嚴重侵犯國家工作人員的廉潔性和公權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對社會造成危害后果……歸案后,能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是自首,可以減輕處罰;被告人王平犯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120萬元受賄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30萬元。另案處理的小王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這對“父子二人轉”的腐敗戲終于演完,王平和兒子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跌入山底方知悔,作為人子,王平深感對不起98歲高齡的老母;作為人父,他也覺得對不起涉世不深的兒子。想到大學畢業的兒子,原本潔白無瑕,卻被爸爸的歪風刮歪,被銅臭熏黑了。然而,任憑他再怎么心痛、后悔,一切都已經晚了,腳上的泡是自己走出來的,能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