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波
班級合力的形成在于教師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善于管理學生,這也是教育工作成功的秘訣所在。
作為班主任,抓好班級管理是帶好一個班級的關鍵。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成功與否對班級內學生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班主任怎樣才能使班級形成合力呢?筆者從如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學生,增強班級的感召力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難教,職高的老師難當。筆者卻不這么認為。筆者在和學生們共同學習的時間里,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對學生有一顆尊重之心,處理問題時將心比心,以手足之情去感化引導他們,用信任架起一座與心靈相通的橋梁,才能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和學校的溫暖。這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學生聽話了,老師當得也順溜了。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來職高讀書的學生大多是在各中學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的學生,家長對這些孩子也不抱什么希望了。但作為教師卻不能這么想,無論如何都得讓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知識。經過摸底調查,筆者琢磨出了一套專門教育職高學生的辦法,筆者找出一些學生作為以兩頭帶中間的“典型”。放學后,筆者把他們單獨留下來,耐心地給他們輔導當天的功課。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的角度考慮,筆者特地把明天要提問的內容交代一番,提醒他們回家以后要復習,準備回答問題,第二天的課堂上在個別提問時重點提問他們。經過努力,學生們終于有了進步,在班級里也形成了一股積極向上潮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堅持認為:教師做工作需要像團火,上面的小技巧說明,抓住了學生的心,就能夠激起學生求學的欲望。
教師要用明確的目標去牽引,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穩住學生的神,使學生擺脫自卑,克服破罐破摔的心態;教師要努力塑造完美形象,要用心靈的交流去凝聚,用自己的品格和真誠的情感塑造學生的靈魂,鼓起學生的勁頭,使學生掌握所選修的專業技能,靠師生的合力撐開學生積極向上的風帆。
二、關愛學生,增強班級的向心力
這些年來,筆者和學生進行過上萬次的電話交流,每一次交流都是朋友式的。“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可能對學生進行真誠的教育;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可能真心去關注學生;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可能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愛,不單單體現在對學生的關心、照顧上,還體現在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犯錯誤學生的引導教育和對問題學生的包容上。所以,日常教學中筆者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不厭其煩地跟這些學生打交道,與他們交朋友。
班里有個名叫洋的學生,是出了名的“搗蛋鬼”。課上瞎扯皮、接老師話,在班上造成很多不良影響。這樣的學生如果總是訓斥只能越訓越“疲沓”。為了轉化他,筆者首先從打開心靈之窗入手,頻繁地與他進行情感溝通。他犯錯誤時,筆者在第一時間出現在他的面前,心平氣和地單獨與他交流,把他當作自己的小兄弟,幫他分析危害。他看到筆者對他從不大聲呵斥,不討厭,不嫌棄,而是對他特別親切、非常真誠,慢慢就對筆者產生了親情,開口不停地叫筆者姐姐了,筆者用情感的韁繩套住了這匹不馴服的“小馬”,終于慢慢地誘導他走上正軌。筆者在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呵護他,給他為集體做事的機會,誘導他把細心、誠心和愛心變為自己的道德情感,在行為上能用《中學生守則》來約束自己。筆者的真情實感改變了他的命運,現在,這匹“小馬”已成長為一名大學生。回想起來,學生們之所以對筆者這樣尊敬,特別聽筆者的召喚,很大程度上是筆者的批評方式適度、細致、得體,對所有學生都滿懷愛心,這種愛不能是虛偽的,因為任何偽裝、勉強的愛都瞞不過學生敏銳的眼睛。
班上還有個叫琪的同學也是筆者的幫扶對象,他時常情緒不穩定,易沖動急躁,愛理論,愛較真。他經常與老師和同學產生沖突,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憤怒和沮喪等情緒,經常拍桌子,但其思維活躍,善于讀書學習,還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常寫些小詩、散文、雜文。要管理好班級,教育好琪可是關鍵。經過多方了解、走訪,筆者發現家庭是他生成這種性格和行為習慣的主要原因:琪的父母各自忙于生計,從小養成了他獨立又自傲的性格。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筆者首先是用愛心在生活中、學習上關心他,給予他安慰。筆者常與他父母取得聯系,爭取“雙管齊下的關愛”,對他的批評講究藝術,以退為進,“曲線”育人。教師如果對學生使用過激語言,直接指責、批評、壓制,學生勢必將不良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結合在一起,也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壓力,而采用“曲線”方式實際上是為學生營造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空間,也有利于營造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如今,這位學生已成長為一名學習上的尖兵。正如“教無定法”一樣,管理也無定法,對待學生的教育更無定法。
三、善于管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做好任何班級工作的基本前提。在日常工作中,筆者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的機制,引導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一)行為上約束,采取了全班學生輪流擔當值日周長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都有改變松散習慣的機會,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也促進了班級的團結。
(二)言行上監督,大力提倡民主管理,有事大家商量,每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不搞班主任的一錘子定音,使班級管理工作屢見成效。
(三)衛生上考核,對不合格的值日工作,值周長有權處罰,嚴厲杜絕吃零食、隨地亂扔東西的壞毛病。
(四)處事上引導,抓住學生經歷的一些小事,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處理,讓學生在經歷中長大。
(五)出勤上控制,杜絕學生自我請假或他人帶假,嚴格規定家長請假制度。
(六)學習上激勵,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耐心及意志力,引入考試獎學金激勵機制,激勵每位學生爭當學習的排頭兵。
(七)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接受德育教育,樹立團隊意識,增強班級合力,形成團結向上的良好班風。
(八)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面對面地與家長交流,匯報班級的管理工作,分析不足,共同提出改進的方法。
(九)堅持電話家訪,與家長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事實證明,被家訪過的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
作為班主任,必須善于抓住有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實踐證明,嚴愛并施能夠很好地提高班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