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俊
摘 要: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成功的教學不應該帶有強制性的色彩,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何學習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只有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課堂才能對學生有強大的吸引力。教師要從四個方面探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興趣;效果
中職學生對各種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的這種積極性往往很短暫,遇到很小的困難就容易使他們淺嘗輒止,最終導致學習的失敗,也影響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化學教師要想把化學課上的生動有趣,自身方面要充分的備課,十分熟悉教材內容,掌握教材結構,了解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還要了解學生對該門學科的認知水平,才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漸進地學習;課堂教學方面,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一、 用生產生活中的現象設計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的一門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用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常見但又熟視無睹的現象來設計教學,更容易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入手,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展開討論,獲得新知識,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加深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對于那些與學生實際聯系的物質及變化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尋求新的切入點,讓學生形成新的認識。例如講“燃燒的條件”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玩過“火”嗎?能否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質能燃燒?哪些物質不能燃燒?還有哪些物質容易點燃呢?針對這些問題,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家里水井里面的水比較渾濁,我們可以灑入明礬凈水;麥田里用來抗災滅蟲的“六六六粉”并不是因為科學家實驗了666次成功的,也不是用666種藥配成而得名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分子式是由6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6個氯原子組成的。
二、用心備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傳道、受業、解惑”。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要緊緊圍繞教學的高效性,通過用心備課,將最新的教學理念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具有啟迪性地融入到每一節的教學內容中?;瘜W實驗現象是入門的向導,也是問題的源泉。教師在授課時應從典型而新奇的實例入手,使引出的問題生動有趣。例如在氧氣的性質教學中,教師演示了木炭、磷、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后,進而提出:鐵這種物質可以在氧氣中燃燒嗎?馬上就會把所有的學生帶入問題之中。又如“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馬上變成了牛奶狀,教師又可以設疑:如果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結果又會怎么樣呢?學生就會踴躍參加活動,急切地想把問題答案找出來。實驗完成后,教師可進一步提出新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樣能激發學生深入探索問題的興趣,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步步引向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三、通過帶領學生做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安排實驗活動課,學生按照教師的實驗要求和實驗目的完成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讓學生們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注意實驗過程的安全性。比如在學習濃硫酸的脫水性時,我設計了“白糖變黑雪”的實驗。實驗器材有200毫升小燒杯,實驗物品有5克白糖、濃硫酸。由于有濃硫酸這種讓人望而生畏的物品,學生大都不敢去碰觸。通過我的鼓勵和現場示范液體藥品的傾倒方法與注意事項,學生動手做起了實驗,當他們看見放入燒杯中的白糖上面滴入幾滴經過加熱的濃硫酸后白糖就變成一堆蓬松的“黑雪”時,實驗室內氣氛沸騰了!這樣,當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化學的趣味性,會主動對白糖為什么會變成“黑雪”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把對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
四、探究式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善于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歸納總結知識點的能力。通過教師創設一定的探究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能引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獲得真知。如電子式的書寫過程可以這樣來安排:先教會學生寫一個簡單的,然后讓學生模仿一個同類的,很容易,學生的積極性就比較高,再讓學生寫一個不同類的,有的學生肯定會寫錯的,教師糾錯之后再讓學生模仿一個,學生就寫對了,接著教師再要求學生對比總結書寫電子式的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從一開始的成功到體驗了失敗,最后又在失敗中走向了成功,學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們只有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不斷的思考、總結,恰當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和激發,才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河南省信陽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