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宏如
《朋友船》是一則講述小動物們在航海過程中面對困難、危險而不離不棄、齊心協力的感人故事,故事篇幅短小、情節簡單、易于理解。整個故事用一種概括性的語言進行講述,具體情節沒做細致描述。
很多教師覺得這則故事太過于概括了,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故事的濃縮性正好給了孩子想象的空間。以我對本班孩子生活經驗、語言表達水平的了解,我覺得可以在“分工合作、準備航海、堵住缺口” 三個方面讓孩子展開想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實故事的情節,充分發揮故事教材中的潛在價值。
通過提問,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能充分調動起來,有的孩子說:“獅子和小熊力氣大可以扛木頭,小豬力氣小一點可以鋸木頭,小兔細心釘釘子,小貓愛美刷油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經驗對于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的重要!
孩子們通過擴充故事的情節,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分工合作”的意思和內涵,也更加能感受小動物之間友好、互助、團結、合作的積極情感。
在“準備航海”這里,孩子們的回答更是出乎成人的意料:“要帶照相機,因為要拍漂亮的風景和海里美麗的魚兒。”“要帶手機,因為要把有趣的事情告訴好朋友聽。”“我覺得要帶傘,因為我看見‘朋友船沒有船艙,如果下雨了怎么辦。”“要帶些吃的,在海上沒有超市,也沒有小吃店。”“要帶點衣服,不然天氣變冷了就要感冒了。”
在“齊心協力,堵住缺口”這里,大家也是各抒己見:“把傘撐開來,堵住缺口。““用衣服堵。”“用盆子。”“用水果。”……
我想,我們是否應該用開放式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教材中顯性的、潛在的、隱性的教育價值,是否該學會用獨特的思維去創造、挖掘、衍生教材中本沒有的教育元素。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學會欣賞、分析教材中的價值。
一、教材本身價值的多元化
同一個教材,由于視角的因人而異,每個教師目標的定位就會不同,那么教材本身所產生的教育價值就會不同。
通常語言教材,它的價值大致有這幾個方面,但側重點各有不同:
(1)認知。有時好的文學作品,它會包含豐富的知識,如數學、生活、自然、藝術等方面的常識,能調動孩子的思維和智慧,給孩子以啟迪。以“快樂的小屋”為例,作者在構思詩歌時,是獨具匠心的,詩歌中出現的小動物不是隨意安排的,它們的出現都是根據各自的特點,如身體構造、生活習性等來創作的。
(2)情感態度。一個具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它會給孩子情感上的熏陶,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養成積極的態度。
(3)生活哲理。一個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會告訴孩子一個生活哲理,給孩子以啟迪。
(4)能力。在語言教材中,對于孩子能力上的教育價值有多種,如傾聽的能力、復述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創造想象能力等。表達的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身體動作表達和符號表達;創造想象能力包括作品創編和表演再現。
那么這些顯性價值的取與舍、主與次、先與后,在于我們如何定位活動的目標,它依賴于孩子的生活經驗、發展水平、興趣需要、主題深入現況等。
二、文學作品元素的開放性價值
(1)文學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語言、心理活動、情節都有其獨特的開放性教育價值。
(2)故事中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正面的主人公形象,它的教育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3)故事中出現的具有典型特征的物體,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4)故事中人物之間的對話也有一定的開放性價值。對話的發散價值一般在文學作品表演再現時所發揮。
(5)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具有開放性價值。有時故事本身并沒有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生活經驗、講述經驗來引導孩子想象。在表演故事之前,我總會跟孩子們討論故事的主人公心里會在想什么。
(6)故事情節的開放性價值。《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前面提到的故事《朋友船》的課案設計中,我通過啟發式提問,讓孩子在擴充故事情節的過程中去理解詞匯“分工合作”“齊心協力”的實際意義。故事情節的開放性價值不僅于此,它還有助于孩子的想象、經驗遷移、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發展。
三、教材實施過程中所衍生出的教育價值
《綱要》中指出:“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活動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要關注他們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察覺他們的需要。”在我們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出乎意料的狀況,這些其實都是最寶貴的教育契機。
其實教材不是死的,一個有創造力的教師會使所選教材變成活的教材。我想,無論是教材本身顯性的多元化價值,教材中隱性的、潛在的價值,還是實施過程中所衍生出的教育價值,只要是適宜的,孩子所需要的、感興趣的都值得我們教師敏銳地去挖掘、去提煉、去捕捉,并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切條件去實現。在選擇教材、設計課案時,我們既不要單一地片面地理解教材的價值導向,也切忌盲目、一廂情愿、無限擴大教材的教育價值。
(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立發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