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菁
歷經了新課程改革的洗禮,當下語文教學已經擁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傳統(tǒng)教學中的煩瑣分析、填鴨灌輸逐漸向對文本的感悟品析、對話交流轉變。但在課改熱潮退卻之后,再次冷靜審視語文課堂,不免發(fā)現(xiàn)當下課堂將眾多的元素納入其中,甚至意想在一節(jié)課內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于是,整節(jié)課中高深的教學目標、臃腫的教學內容、繁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學得忙不迭手,而效益卻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當下語文教學應該“減肥瘦身”,力求追尋一種簡約的語文課堂。
一、在目標制定上,要簡明適切
教學目標是教師之教、學生之學起源,更是教與學最終的歸宿,學生只有在清晰明確的目標牽引下,才能進一步激發(fā)自身的學習動力。語文教學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基于兩個方面的考量:即課標明確的年級段目標、學生自身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關鍵是,學段等長期目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需要借助每課一得的模式促使學生向高端目標不斷邁進。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力求做到適切、簡明,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能夠徹底解決一兩個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的相應能力得到提升。當然,面對不同的文本內容,尤其是不同的文本體裁,教師應該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如《恐龍》一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的說明文。在執(zhí)教這篇文章時,教師既不能突破學生首次接觸說明文的實際,更不能剝離說明文文體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將目標定位在:了解課文介紹的恐龍的基本特點;體悟感受相應說明方法使用的妙處;收集恐龍資料,并模仿文本中的語言進行言語歷練。整整兩個課時,就圍繞著三個任務,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得課堂中其他煩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部摒除,凸顯了高效意識。
二、在內容遴選上,要簡約科學
王榮生教授曾經說過:“一堂語文課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即便樹什么大旗,玩什么花招,都不能是一堂好課。”此言一語道破了語文教學中內容選擇的重要性,但實踐中很多教師都唯“材”是舉,認為教材就是世界的全部,于是串講串問、煩瑣分析充斥著整個課堂教學。乍看面面俱到,實際上什么都沒有能夠滲入開掘,導致了課堂教學始終停留于表層。課堂內容的選擇,應該大膽摒除繁雜的教學內容。于永正老師有著著名的“三不講”定論,將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學生無需讀懂的剔除出教學內容,而要緊扣內容學生的興趣點、疑難點、價值點、生長點做足文章,并進行合理有效地整合,并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通過感悟品味、積累內化、外顯表達等言語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執(zhí)教《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中,執(zhí)教者緊扣“天游峰的掃路人是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探尋語言、感悟語言,從而習得文本的語言特質,形成解構文本的語言編碼程序,達到了高效的教學效益。
三、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要簡潔合理
傳統(tǒng)教學理念籠罩下的課堂設計,過程煩瑣復雜,提問瑣碎淺薄。學生表面上忙得不亦樂,但實際收益卻寥寥無幾。著名特級教師薛發(fā)根說過:“語文學習本身是一件簡單而快活的事情,學習的過程應該是科學的,順暢的,是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規(guī)律的。”鑒于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努力摒除煩瑣臃腫的設計,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水平實際為基礎,對環(huán)節(jié)進行整合設計,從而以整合的思路促使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簡約化,起到“提領而頓而百毛皆順”的效果。例如薛發(fā)根老師的經典課例《哪吒鬧海》就這樣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①指導讀熟課文;②依照課文內容,讓學生練習簡述、詳述、自述、轉述幾種不同視角下的表述方法;③概括人物形象。整個環(huán)節(jié)簡約而不簡單,始終將教材文本玩轉在手中,但學生從不同的維度對文本進行不同層面的體悟,學生在層次鮮明的言語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歷練和綜合發(fā)展。
四、在教學方法上,要簡便有效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有法。”這話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有著自己固有的教學法則和規(guī)律,教學過程應該固守。但針對不同的文本,面對不同的學生,法則規(guī)律下又會衍生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我們教學的對象。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學上,在學生能力水平能夠接受、利于接近文本、便于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基礎上,合理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寓言故事《濫竽充數(shù)》一課時,教師并沒有將教學定位于讀懂課文和吸收文本內容的信息上,而是要學生在閱讀中習得閱讀寓言這類體裁文本的方法,感知寓言蘊藏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能力。因此,執(zhí)教者讓學生采用了反復誦讀、變序表演等簡便方法,讓學生始終在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程序中發(fā)展自身語言,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早在課程改革初期,不少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就發(fā)現(xiàn)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煩瑣臃腫的現(xiàn)象,理直氣壯地提出了“語文姓語,小語姓小”理念,就是要引導語文教師的教學朝著語文本體進行,朝著簡約環(huán)節(jié)出發(fā)。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簡單并不是要放棄應該遵循的本質,走向虛無,而是要在扣緊規(guī)律的層面上幫助學生以簡潔之舉,實現(xiàn)豐碩成效,達到簡約而不簡單的境界。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