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 Prorsum近年來在商業上的成功有目共睹,它似乎總能抓住最潮流的要素來吸引消費。
在以“畫家的旅程”為靈感的2014秋冬男裝系列中,設計師Christopher Bailey執著地將2014“早秋”女裝中藝術感的“地標性建筑印花”繼續完善,在針織毛衫、卡班風衣、男士手袋中都有涉及。不過這次多以“倫敦”街區為靈感主題,似乎這個英國老牌自復歸倫敦秀場后,開始更加強調自己純正的倫敦基因了。
“皮革手繪”是本季的最大亮點,在皮革質地的外套風衣以及仿麂皮的圣艾夫斯手袋上精心描繪幾何和花卉圖案,這些充滿手工意趣的創意之作,顯然是以經典著稱的Burberry Prorsum品牌對趣味產品系列的補充。而除了設計上的創意外,Christopher Bailey的新任CEO身份也讓他對銷售業績有所考慮——將彩色圍巾、披肩等作為關鍵單品在秀場上頻頻出現,似乎在有意塑造本季產品的銷售主力,也被公認為本屆男裝周上“印象最深”的男裝配飾。
此外,數字營銷也再次加強了與消費者的交流與互動,本次秀場的所有成衣和配飾都可以在走秀結束后兩周內通過Burberry品牌的官網實現購買和訂制,全球客戶都能夠在新系列抵達門店前數月就享受到這些產品。
Alexander MeQueen:尋求新商業的平衡點
神秘、幽晴、頹廢的哥特風格與反叛意味,一直是Alexander MeQueen品牌被大批時尚先鋒擁簇的重要原因。而本季時裝秀的一片昏暗色調和嚴苛的軍裝風格,也是新掌門人Sarah Burton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成果,不僅是對創始人Alexander MeQueen的個人風格徹底挖掘,同時也是對倫敦SOHO區以前風貌的回憶,因為它顛覆了倫敦一貫給人的紳士和刻板的感覺,正如品牌所代表的叛逆精神。
與上一季極致的游戲拼接和玻璃窗印花圖案有所不同的是,本季以粗獷的結構重組的幾何條紋展開創意,蘇格蘭羊毛裙、金色的拉鏈裝飾以及詩人Oliver Bernard的肖像印花成為本季亮點。但不得不承認,較之過去的“奇裝異服”與夸張靈異的妝容,本季Alexander McQueen復歸理性,對“實穿性”的考量有所加強。
—直以來,Alexander McQueen業績的增長有70%都來自于同名女裝,男裝實力的薄弱早已成為事實。因此,品牌不得不對男裝品牌的商業策略重新規劃,自2012年12月在英國著名的薩維爾街開啟專門的成衣定制店后,品牌就有意向奢侈級別的男裝品牌過渡。而此次時裝秀更透露出,隨著“壞男孩時代”的離去,Sarah Burton開始重新整合設計,意在回歸理性并邁向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就連品牌的首席執行官Jonathan Akeroyd也直言,“未來,我們將在創意和商業上取得新的平衡點”。
ChristoDher Shannon:“運動”余溫的消遣
2014秋冬Christopher Shannon品牌的新品系列以“倫敦”為設計靈感,滲透出時尚運動的氣息。這不僅讓人聯想到,設計師Christopher Shannon再次受到了早前為“2012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設計服裝的影響。
香煙盒圖案的休閑毛衫、運動夾克、印花棉服、針織半裙、羊皮熱褲乃至全場配搭的Adidas休閑鞋,將近年來不少高端品牌相繼擁簇的運動風格再次推向高潮。借勢早前熱議的倫敦奧運會服裝的余溫,大打“運動牌”,其精明之舉至少可以保底英國的消費者照單買賬。
這個繼Aleander McQueen之后迅速竄紅的英國本土設計師,自2008年創牌,到一年前獲得英國時裝協會(BFC)頒發的“時尚前沿”大獎,Christopher Shannon在BFC支持下試圖拓展更廣泛的商業空間,將其簡約的“運動時尚”理念繼續延伸至新開發的支線品牌“Kidda”中。在運動品牌市場低迷,人們對單一功能的運動裝產生厭倦時,Christopher Shannon將運動機能與休閑意識結合的產品打造得讓人們更愿意接受。
與大多數進駐商場的品牌不同,Christopher Shannon的銷售策略也更偏愛于風格獨特的時尚買手店,分布于歐美及亞洲并多達幾十家。而與林立的傳統銷售終端相呼應的是,品牌與國際網絡銷售商建立起更為方便、快捷的線上營銷網絡,如芬蘭的Acolyth.com等,意在讓秀場新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消費者手中。
KTZ:“東方”印花詮釋不新
英國年輕潮牌KTZ是南兩位馬其頓籍設計師Marjan Pejoski和SaskpBezooski共同主導設計的品牌,并且一直以帶有宗教符號意義的印花圖案以及大膽的色彩作為品牌的標識。
本季也不例外,以印度和西藏為代表的東方元素為靈感,獨特的卐字形印花在外套、半身裙、圍巾上頻頻出現。但年輕的潮牌到底是追求個性大于市場,盡管KTZ在叛逆的論調中牢牢抓住了“民族風”這根主線,可以說是在對日益崛起的龐大的東方消費群體的最大示好,但“設計的文化倫理”始終是運用民族元素需要仔細斟酌的話題,奢侈品老大Chanel曾在2014早秋新品中對“印第安文化”的觸雷已讓品牌陷入了尷尬境地,因文化的敏感而遭遇的風險因素也要考慮在內。
從2014春夏開始,KTZ大膽的色彩被摒棄,直到本季全部以黑白為基調,這種越發怪誕的風格著實是在考驗市場的承受能力。而且本季的整體系列也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不是好看與否的問題,而在于品牌的“原地踏步”——部分款式與2014春夏產品頗為相似。
對于KTZ這樣一個精攻印花的品牌,雖然對印花持續在倫敦男裝周的走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在視覺效果上并未達到人們對它的期待。
Agi& Sam:明智的“沉穩色調”
以數碼印花設計揚名的英國先鋒二人組品牌Agi&Sam,為契合本季以“非洲”主題的男裝系列,全部啟用了黑人模特。黑白格和條紋格紋等元素,以現代極簡主義的視角對非洲文化進行解讀與重組。Oversize的大衣、夾克、長襯衫以及錐形帽,成為本季的重要單品。與2013秋冬系列的色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季新品全面轉為黑白灰的沉穩色調,僅有少量的創意數碼印花圖案。這是在品牌持續一年的“高調色”后,解救消費者疲勞審美的明智之舉,從“英倫雅痞的出眾品味”到“異域非洲的不老情懷”,Agi&Sam似乎有足夠的底氣來面對本季品牌風格的轉化。
這或許與英國新興設計師組織Lulu Kennedy's Fashion East的重點扶持有關,自Agi&Sam成為2013秋冬倫敦時裝周“MAN秀場”專屬發布的品牌之一后,更有幸得到了Topshop、Topman和倫敦發展署的贊助,使它在過去一年中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增長。本季沉穩內斂的設計風格是否能夠被市場所認可,又將是一次新的考驗。
Xandor Zhou:海外拓展的思考
Oversize的超大外套、筒型的長袍、手臂上懸掛的布巾、長過膝蓋的圍巾、大衣上奇趣的絨球裝飾,趣味與時尚并存,實穿與美學的對立與糅合,這是2014秋冬Xander Zhou產品最重要的特征。
作為中國的本土品牌,Xander Zhou已經連續數屆受邀倫敦男裝周的新品發布。由于有著留學荷蘭的背景,設計師周翔宇的設計風格一直夾雜著北歐的冷峻與怪誕的禪意,他犀利而理性的國際化語言也總是能征服挑剔的倫敦觀眾,本季也不例外。
從前幾季時裝秀的商業反饋來看,品牌也收獲了來自倫敦秀場的宣傳作用——秀后訂單源源不斷。自2012年至今,Xander Zhou連續幾季的海外發布,也不乏順水推舟的品牌國際化發展的戰略考量。然而,中國品牌在海外做時裝秀并不是真正目的,如何立足于海外的商業系統才是品牌應該思考的。盡管現在Xander Zhou已經為進入歐洲市場做足了噱頭,那么下一步,如何構建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品牌發展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