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音等
摘要:
針對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且學時有限的特點,探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同時也指出應緊扣教學目的選用恰當的技術手段。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層建筑;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TU9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13303
一、課程背景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筆者所在學校是在四年制本科教學的第七學期開設的。該課程主要講述多高層房屋建筑的結構設計原理、方法及構造要求等知識,是后續畢業設計環節結構設計部分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與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結構設計概念,為學生畢業后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素質,關系到畢業生的就業與未來發展,是體現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辦學質量的一門重要課程。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是建立在科學試驗和工程實踐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大量的工程實踐過程中,越來越多有代表性的多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其結構體系不斷發展,所涉及的計算問題日趨復雜,設計所用軟件功能日益強大,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而學時又在壓縮,應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質量,對這一問題已有許多思考和研究。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 ,就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作了探討,取得了一些實效,也有一些體會。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多媒體教學手段一出現就表現出一些突出優勢。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其優勢,以提高教學效果[1]。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傳統教學手段很難生動形象地展示現代建筑的發展,而多媒體教學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恰恰在于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媒體,實現視覺與聽覺的結合,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歷史經典建筑和現代優秀建筑,還可以大膽想象和展示未來建筑結構的發展,使學生對專業前景有更形象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更積極地投入課程學習,也更樂于追求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
(二)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與先修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不同,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有大量復雜的圖形和公式,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學手法
較難處理的。例如,D值法公式推導過程中需要用到的中間梁柱單元變形分析圖(見圖1),雖然這個圖形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眾多圖形中并不算太復雜,但如果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黑板上手繪,則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繪制出來的圖形也難以保證規范。而學生既要看教材上用單一的黑色所繪制的變形圖,還要看教師在黑板上的公式推導,這樣一來不僅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也不好。
相比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將多種信息媒體有機集成為一個系統,實現快速的切換,這樣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三)課堂教學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在多媒體教學中,對于類似圖1的圖形,很容易通過添加動畫效果來逐步展開分析,清晰地呈現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思維邏輯性。由于這些圖形往往對應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有效化解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還能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講解效果遠遠好于教材上死板的圖形和公式。
三、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合理取舍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大量信息系統集成起來,可以進行信息之間的快速切換。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雖然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但另一方面卻可能使學生陷入信息的海洋,易于疲勞,難以跟上教學節奏。因此,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地確定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多寡以及信息之間的切換速度,同時密切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如果發現學生反應變慢、思維跟不上等情況時,應適當放慢講課節奏[2]。
(二)突出重點
傳統教學中,緒論這部分內容一般不作重點講解,教師會將學時更多地分配到后面的主要章節,教學重點相對容易突出。而在多媒體教學中,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往往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緒論部分展示大量的工程實例圖片、模型、動畫以及視頻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在這一部分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占用了主要章節的課時,導致教學重點的淡化。在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需要更多地借鑒傳統教學的有益經驗,合理分配學時,突出教學重點[3]。
(三)教學手段應服務于教學目的
無論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都是一種手段,應當服務于教學目的。多媒體教學不應為了吸引眼球而一味賣弄技術,應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合理選擇教學手段,發揮好各種媒體的優勢。在一些多媒體課件比賽及講課比賽中,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不少參賽者傾向于選擇能夠盡情發揮多媒體優勢的章節作為參賽內容,而不去涉及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這樣下去,很容易背離教學目的,誤入“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的歧途。
四、 結語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龐雜且學時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壓縮學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使課堂教學更為形象生動,有效地化解教學難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圍繞教學大綱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緊扣教學目的來選用恰當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免給人賣弄技術之嫌。參考文獻:
[1]公維林.多媒體教學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8(10):228-229.
[2]李果.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50-152.
[3]李書進,厲見芬.結構力學多媒體教學的策略與思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31-135.
摘要:
針對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且學時有限的特點,探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同時也指出應緊扣教學目的選用恰當的技術手段。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層建筑;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TU9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13303
一、課程背景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筆者所在學校是在四年制本科教學的第七學期開設的。該課程主要講述多高層房屋建筑的結構設計原理、方法及構造要求等知識,是后續畢業設計環節結構設計部分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與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結構設計概念,為學生畢業后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素質,關系到畢業生的就業與未來發展,是體現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辦學質量的一門重要課程。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是建立在科學試驗和工程實踐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大量的工程實踐過程中,越來越多有代表性的多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其結構體系不斷發展,所涉及的計算問題日趨復雜,設計所用軟件功能日益強大,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而學時又在壓縮,應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質量,對這一問題已有許多思考和研究。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 ,就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作了探討,取得了一些實效,也有一些體會。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多媒體教學手段一出現就表現出一些突出優勢。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其優勢,以提高教學效果[1]。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傳統教學手段很難生動形象地展示現代建筑的發展,而多媒體教學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恰恰在于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媒體,實現視覺與聽覺的結合,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歷史經典建筑和現代優秀建筑,還可以大膽想象和展示未來建筑結構的發展,使學生對專業前景有更形象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更積極地投入課程學習,也更樂于追求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
(二)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與先修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不同,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有大量復雜的圖形和公式,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學手法
較難處理的。例如,D值法公式推導過程中需要用到的中間梁柱單元變形分析圖(見圖1),雖然這個圖形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眾多圖形中并不算太復雜,但如果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黑板上手繪,則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繪制出來的圖形也難以保證規范。而學生既要看教材上用單一的黑色所繪制的變形圖,還要看教師在黑板上的公式推導,這樣一來不僅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也不好。
相比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將多種信息媒體有機集成為一個系統,實現快速的切換,這樣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三)課堂教學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在多媒體教學中,對于類似圖1的圖形,很容易通過添加動畫效果來逐步展開分析,清晰地呈現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思維邏輯性。由于這些圖形往往對應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有效化解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還能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講解效果遠遠好于教材上死板的圖形和公式。
三、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合理取舍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大量信息系統集成起來,可以進行信息之間的快速切換。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雖然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但另一方面卻可能使學生陷入信息的海洋,易于疲勞,難以跟上教學節奏。因此,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地確定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多寡以及信息之間的切換速度,同時密切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如果發現學生反應變慢、思維跟不上等情況時,應適當放慢講課節奏[2]。
(二)突出重點
傳統教學中,緒論這部分內容一般不作重點講解,教師會將學時更多地分配到后面的主要章節,教學重點相對容易突出。而在多媒體教學中,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往往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緒論部分展示大量的工程實例圖片、模型、動畫以及視頻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在這一部分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占用了主要章節的課時,導致教學重點的淡化。在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需要更多地借鑒傳統教學的有益經驗,合理分配學時,突出教學重點[3]。
(三)教學手段應服務于教學目的
無論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都是一種手段,應當服務于教學目的。多媒體教學不應為了吸引眼球而一味賣弄技術,應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合理選擇教學手段,發揮好各種媒體的優勢。在一些多媒體課件比賽及講課比賽中,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不少參賽者傾向于選擇能夠盡情發揮多媒體優勢的章節作為參賽內容,而不去涉及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這樣下去,很容易背離教學目的,誤入“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的歧途。
四、 結語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龐雜且學時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壓縮學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使課堂教學更為形象生動,有效地化解教學難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圍繞教學大綱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緊扣教學目的來選用恰當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免給人賣弄技術之嫌。參考文獻:
[1]公維林.多媒體教學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8(10):228-229.
[2]李果.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50-152.
[3]李書進,厲見芬.結構力學多媒體教學的策略與思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31-135.
摘要:
針對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且學時有限的特點,探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同時也指出應緊扣教學目的選用恰當的技術手段。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層建筑;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TU9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13303
一、課程背景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筆者所在學校是在四年制本科教學的第七學期開設的。該課程主要講述多高層房屋建筑的結構設計原理、方法及構造要求等知識,是后續畢業設計環節結構設計部分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與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結構設計概念,為學生畢業后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素質,關系到畢業生的就業與未來發展,是體現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辦學質量的一門重要課程。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是建立在科學試驗和工程實踐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大量的工程實踐過程中,越來越多有代表性的多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其結構體系不斷發展,所涉及的計算問題日趨復雜,設計所用軟件功能日益強大,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雜、難點多,而學時又在壓縮,應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質量,對這一問題已有許多思考和研究。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 ,就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作了探討,取得了一些實效,也有一些體會。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多媒體教學手段一出現就表現出一些突出優勢。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其優勢,以提高教學效果[1]。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傳統教學手段很難生動形象地展示現代建筑的發展,而多媒體教學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恰恰在于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媒體,實現視覺與聽覺的結合,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歷史經典建筑和現代優秀建筑,還可以大膽想象和展示未來建筑結構的發展,使學生對專業前景有更形象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更積極地投入課程學習,也更樂于追求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
(二)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與先修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不同,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有大量復雜的圖形和公式,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學手法
較難處理的。例如,D值法公式推導過程中需要用到的中間梁柱單元變形分析圖(見圖1),雖然這個圖形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眾多圖形中并不算太復雜,但如果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黑板上手繪,則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繪制出來的圖形也難以保證規范。而學生既要看教材上用單一的黑色所繪制的變形圖,還要看教師在黑板上的公式推導,這樣一來不僅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也不好。
相比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將多種信息媒體有機集成為一個系統,實現快速的切換,這樣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節約課程學時。
(三)課堂教學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在多媒體教學中,對于類似圖1的圖形,很容易通過添加動畫效果來逐步展開分析,清晰地呈現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思維邏輯性。由于這些圖形往往對應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有效化解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還能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講解效果遠遠好于教材上死板的圖形和公式。
三、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合理取舍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大量信息系統集成起來,可以進行信息之間的快速切換。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雖然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但另一方面卻可能使學生陷入信息的海洋,易于疲勞,難以跟上教學節奏。因此,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地確定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多寡以及信息之間的切換速度,同時密切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如果發現學生反應變慢、思維跟不上等情況時,應適當放慢講課節奏[2]。
(二)突出重點
傳統教學中,緒論這部分內容一般不作重點講解,教師會將學時更多地分配到后面的主要章節,教學重點相對容易突出。而在多媒體教學中,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往往在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的緒論部分展示大量的工程實例圖片、模型、動畫以及視頻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在這一部分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占用了主要章節的課時,導致教學重點的淡化。在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需要更多地借鑒傳統教學的有益經驗,合理分配學時,突出教學重點[3]。
(三)教學手段應服務于教學目的
無論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都是一種手段,應當服務于教學目的。多媒體教學不應為了吸引眼球而一味賣弄技術,應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合理選擇教學手段,發揮好各種媒體的優勢。在一些多媒體課件比賽及講課比賽中,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不少參賽者傾向于選擇能夠盡情發揮多媒體優勢的章節作為參賽內容,而不去涉及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這樣下去,很容易背離教學目的,誤入“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的歧途。
四、 結語
多高層房屋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龐雜且學時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壓縮學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使課堂教學更為形象生動,有效地化解教學難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圍繞教學大綱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緊扣教學目的來選用恰當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免給人賣弄技術之嫌。參考文獻:
[1]公維林.多媒體教學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8(10):228-229.
[2]李果.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50-152.
[3]李書進,厲見芬.結構力學多媒體教學的策略與思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31-135.